章节目录 第111章 马车

作品:《工业帝国系统

    “我们还要公平赋税,现在官吏们、缙绅们不缴纳赋税,只有平民百姓才缴纳赋税,这导致国家赋税减少,但是国家的使用日益增多,不堪重负,只好加税,这些增加的赋税都摊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导致平民百姓困苦,如此很不公平。所以必须收取官吏们和缙绅们的赋税,将所有的赋税平均地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如此才能够公平,才不至于官逼民反。”李晓又抛出了一个炸弹。

    海平帝听了这话,嘴唇颤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魏忠贤提出收矿税、商税,都引起朝廷官员猛烈攻击魏忠贤是奸臣,现在李晓提议收取官吏们和缙绅们的赋税,更加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魏忠贤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十分诡异。

    熊廷弼身体微微发抖,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他没想到李晓的办法如此激进,简直就是要将所有的官吏和缙绅都得罪了。

    “还有吗?”海平帝面无表情地问道。

    李晓就拱手说:“还要提高商人和工匠的地位,向商人收取商税,向工匠提供好的条件,制造出更好的军械装备,如此才能够与清军抗衡。还要给百姓分地,让百姓富足,如此才能够让百姓更有战斗力。”

    李晓终于说完了,海平帝听了李晓的话,深深地叹息一声,李晓所说的都是他做不到的事情,海平帝不可能与大部分的官吏作对,改变现在的格局。

    就连魏忠贤也吃惊于李晓的大胆,他沉默不语地看着李晓,仿佛看到了同类一般。

    熊廷弼深深叹息一声,低头不语。

    此次的召见很快就结束了,熊廷弼和李晓的话也传了出去,都受到了官吏们的反对。

    当然,此刻正是熊廷弼和李晓功劳最大的时候,官吏们的反对无法动摇他们在海平帝心里的地位,暂时熊廷弼和李晓还是没事的。

    清军已经从北方退走,熊廷弼也就带着辽西的军队撤退了,他们返回了辽西。

    李晓带着自己的部队返回了平安堡,这次出征,李晓的部队伤亡了三十多个士兵,其中死亡的七人,伤残的六人,还有二十人伤愈回到了军队之中。

    这段时间里,杨九将八千人的流民安置完毕,四个新修建的城堡也修好了,足以容纳八千人的流民居住。

    仓库里放满了制造出来的板甲、火绳枪、长矛、盾牌、火炮、手榴弹等物。

    秦友光、施爱平、曹晶等人负责自己的一摊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杜伦这些时间都在为外面的海商制造海船,算是补贴造船厂了,当然,李晓也让他们继续制造一百吨的盖伦战舰和商船,此事杜伦也没有放下,已经造成了一艘盖伦战舰和一艘盖伦商船。

    李晓让工匠们制造的十门雷音炮已经制造完毕,放在仓库里准备运到天津卫去安装在盖伦战舰之上了。

    由于百姓们种植土豆丰收了,虽然李晓收购了很多的土豆贩卖给各地的边关将领,这让百姓们收获了很多的银子,他们都富裕了,但是他们还有很多的土豆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他们想要将土豆运输到天津卫附近去出售,甚至是卖给京城的老百姓,都十分的不容易。

    虽然水泥路已经修通了,但是上面跑的马车载重量太低,只有五百斤一车,而且马车容易坏,经常需要临时的修理,导致耽搁了时间。

    所以,很多人向李晓抱怨马车不好用。

    此事李晓自然是重视的,如果百姓不富裕,那么就没有战斗力,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谈何战斗力啊?!

    为了调查马车的事情,李晓亲自下到基层去了解情况,他选择的一家是杨九的家庭,杨九的家庭算是平安堡里比较富裕的家庭了,如果他们都觉得用马车运输土豆到天津卫去出售比较困难,那么就是真的困难了。

    李晓来到了杨九的家中,杨九的儿子和儿媳妇热情地接待了李晓,他们坐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开始聊起了家常。

    去年杨九家里的土地也丰收了,在李晓的帮助下,他们的一部分土豆卖出了一个高价,收获了不到五十两的银子,算是比较不错的收入了。加上杨九还有身为民事官吏的一份月俸,家庭的收入在平安堡里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杨九家里还是有大量的土豆没能卖出去,如果这些土豆都卖了出去,他们就可以购买房子、仓库和耕马了,明年在地里耕种就不必那么辛苦了。

    李晓与他们交谈了一会,了解了他们的情况,然后李晓就让杨九儿子驾驶一辆马车运送自己的土豆跟随钱不换的商队到天津卫去出售了。

    按照这个办法,他需要跑八趟左右才能够将多余的土豆全部卖出去。

    李晓带着三十个士兵跟随商队出发了,现在的李晓已经是各方势力的眼中钉,他必须很好地保护自己才行了。

    杨九儿子的马车是木头做成的,前面是套在马匹身上的车辕,后面是一块平板,平板上放着一袋袋的麻布口袋,里面装满了土豆。在平板下方,是一根车轴,车轴穿过两个圆形的孔,这是让车轴可以在里面旋转的,只有旋转了,才能够往前走。

    车轴的两端套在了车轮上面,这是六角形的,可以推动车轮往前移动。

    这些木头的部件很不牢靠,经常损坏,一旦损坏,就需要更换。

    李晓骑马跟随商队一起出发,路上他暗暗计算马车前进的速度,发现马车的速度并不比人走路更快,这算是很低的速度了。

    虽然走在水泥路上,比较轻松便捷,但是马车的构造决定了马车的速度不可能太快。

    李晓跟随车队一路往前走,一路上许多的马车都坏了,需要木匠当场修理,拖慢了车队的行程,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众人走了十天的功夫,才到了天津卫,算是比之前快了很多,但是李晓依旧觉得慢了,他必须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