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0章 功劳

作品:《工业帝国系统

    自从汉末群雄并起,到唐末藩镇之祸,都让皇帝和朝廷官吏十分害怕武人做大,所以宋朝和明朝都采取了削弱武人地位和实力的办法,目的就是不让武人作乱。

    这种办法阉割了武人的勇气和战斗力,让武人变成一只温顺的绵羊,如此武人根本战斗力不强,导致了无法应付外来的侵略。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他不惧怕武人的强大,而是担心武人不够强大,他有足够的能力驾驭武人,不担心他们谋反。

    就像是王朝初期,武人能力十分强大,但是也不会谋反那样。

    海平帝能力平平,自然只能遵循祖先削弱武人的办法。

    李晓能力出众,能够领导众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自然不会害怕麾下的士兵太过强大。

    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导致了十分明显不同的后果。

    经过了几次的激战,清军和明军也明白了双方之间的差距,明军确实是打不过清军,但是还没到一触即溃的程度,还是能够抵挡几下的。

    如果是李晓这样的部队,甚至可以打败清军。

    所以,双方依旧在对峙,时不时打上一场,但是双方都没有了决战的念头。

    明军害怕一战将自己的精锐全部打光,清军害怕损失太大。

    双方都失去了继续决战的想法,清军就押送着自己劫掠的粮草和奴隶朝着北方走去,他们想要出关离开了。

    明军不敢离开京城的城墙,城墙让他们不至于四面受敌,增加了一些安全感,所以明军坐看清军离开,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拦。

    战事暂时结束了,各支军队清点战果,李晓的部队斩杀了超过四百名的清兵,得到了工业帝国系统奖励的2000点贡献值。

    熊廷弼盘点众人的收获,满桂的部队斩杀了三十几个清兵,赵率教的部队斩杀了二十多个清兵,吴襄的部队斩杀了十多个清兵,祖大寿的军队斩杀了十多个清兵,他们的斩获都不是很大。

    熊廷弼将功劳上报朝廷,兵部检查过清兵的尸体,得出了结论,然后交给叶向高等内阁大臣审议之后,最终交到了海平帝的手里,等候他的决定。

    海平帝坐在皇极殿之中,仔细地看着内阁交上来的奏章,上面写明白了交战的经过和各支军队收获的功劳,其中以李晓的功劳最为突出。

    “李晓,原来他叫做李晓,是平安堡的副千户,我记得上次平安堡的副千户也是立下了大功,但是叶首辅说他升官太快,不宜再次升迁,所以奖赏了银子,没想到这次他又立下大功了。”海平帝自言自语地说道。

    魏忠贤站在一旁侍候着,保持了沉默。

    海平帝放下奏章,仔细地考虑了片刻,然后他拿起朱砂笔,在奏章后面批示:“内阁所议甚是,照此办理。”

    这就是同意了内阁的意见了。

    如此,各支兵马的奖赏就发下去了,满桂、赵率教、吴襄和祖大寿官升一级,赏赐纹银千两,李晓官升一级,升为千户,奖励纹银万两。

    众人得了升赏,十分高兴。

    海平帝又让官吏送去酒食,让士兵们畅饮,放肆大胆地吃肉。

    李晓的士兵们在这样的欢乐时刻,依旧保持了严整的队列,守卫的士兵纹丝不动。

    海平帝登上了城头看城外的士兵们开怀畅饮,心里十分高兴,这都是他的精兵勇将啊,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够击退清军。

    魏忠贤和叶向高也跟随在侧,两个人都恶补了平安堡李晓的信息,免得海平帝问起一问三不知,那就尴尬了。

    海平帝看到李晓的营地里没有喧闹的声音,他指着李晓的营地说:“那里为何不喧闹?是不是官吏克扣了士兵们的酒肉?”

    叶向高一愣,急忙上前解释说:“这是由于李晓的部队纪律严明,没有命令,不能喧闹。”

    海平帝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次日,海平帝在平台召见熊廷弼,还有李晓,李晓跟随熊廷弼学习了觐见的礼仪之后,就跟随熊廷弼来到了平台之中,这里是一个开阔的平台,四周种植着许多的绿色高大的树木。

    两个人站在这里等候海平帝的到来,过了片刻,海平帝带着魏忠贤走了过来,熊廷弼和李晓急忙鞠躬行礼。

    “两位爱卿平身!”海平帝柔弱的声音响起,他微微一抬手,示意两个人起来。

    海平帝在龙椅之上坐下了,然后他说:“来人,赐座。”

    就有两个宦官搬过来两个圆圆的凳子,上面还铺着杏黄色的绸子。

    熊廷弼和李晓便坐下了。

    海平帝微笑着说:“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这次能够击退清军,全赖你们奋勇杀敌,我感到很是高兴。这次召见你们,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如何才能够击败清军,你们都是经常与清军打仗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熊廷弼沉吟片刻,他就说:“如果要击败清军,臣以为需要做几件事情,一是整肃吏治,惩处贪腐官吏;二是精良装备,让工匠们制造出好的军械;三是给足粮饷,如此士兵们才能够敢于战斗;四是减免辽西的赋税,让百姓富足。”

    说完,熊廷弼一拱手。

    海平帝听了感觉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别的官吏也是这样说的,但是能不能做到,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然后海平帝看了看李晓,心里十分期待李晓的回答,他问道:“你呢,你的意见是什么?”

    李晓抬起头看了看熊廷弼和海平帝、魏忠贤,他咧开嘴说道:“我的意见是让百姓、士兵、工匠监督官吏,如果有官吏作奸犯科,就让百姓、士兵和工匠上报此事,然后将相关的官吏撤职查办……”

    此言一出,海平帝、魏忠贤和熊廷弼都是一惊,让百姓、士兵和工匠监督官吏,这不是尊卑不分吗?百姓、士兵和工匠都是地位低微的人,如何能够让他们来监督官吏?如此官吏岂不是威风扫地,没有了权威和地位?

    魏忠贤眼神闪烁,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晓,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大胆,竟然敢说出这番话,这简直就是要击中官吏们的要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