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4章

作品:《清狂

    二皇子要造反,这事说是人尽皆知都不为过了,太子已有准备,按下消息不上报,看来他有他的打算,不会陷入被动。

    让戚栖桐比较惊讶的是叶清弋,他似乎早就发现了二皇子的异动,至少是在他离京之前,就做好了各种准备,这样看来,入狱也不过是他预料之内的一环。

    戚栖桐神情复杂——他小看了叶清弋。

    戚栖桐说不出来此刻是什么感受,他本该庆幸叶清弋的警觉,但却觉得心里闷。

    他与叶清弋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什么。

    符黎说话了:“你要帮他,就不要回头看。”

    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戚栖桐有些辨不清他的话中是嘲讽更多,还是劝慰更多,又觉得眼前的符黎跟之前很不一样,突然变得很恭顺。

    跟了他那么久,符黎已经知道戚栖桐对叶清弋是什么感情了,他是肯拿出一切去救叶清弋的,也因着这份不管不顾的劲,庄子里一直有议论,那些难听的话甚至传到了符黎耳朵里。

    戚栖桐毕竟才刚接手月隐,有些人坐不住也正常,但有些话能传到他耳朵里,不仅是因为符黎在庄子里的威信,也是因为他平时没少呛戚栖桐,不知不觉间损了戚栖桐的地位。

    符黎自认为自己当面怎么说戚栖桐都行,但别人没资格,心想他对叶清弋再不满,也不该在旁人眼前下戚栖桐的面子,再是……

    他此刻的恭顺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理由。

    “符凇跑了。”

    这个消息跟有关叶清弋的消息同时传来:“庄主,叶校尉发现我们在跟踪他们了,他带着人往土地庙来了。”

    叶清弋反应太快了,符黎反应也不慢,他当即拉起戚栖桐:“快走,去东安县。”

    东安县握有二皇子造反的重要证据,县衙门的人早就被戚祚收买了,不听话的县令也早就被换掉了,叶清弋一旦发现不对劲,就能知道十重山的秘密究竟是怎么传出去的,又是怎么销毁的。

    因此戚栖桐离开破庙的时候故意留下证据,引叶清弋追他,一路跟去东安县。

    只是他没想到,从见到破庙开始,叶清弋的目标就不再是二皇子造反的证据,而是他。

    戚栖桐没想过露面,没有人皮面具,而分出去引营兵的人太多了,他身边只跟个零星的几个人,加上符黎,为了躲叶清弋,他只能跟着符黎往东安县的集市里跑。

    答应过季亭要扮匪贼,戚栖桐身上穿着灰布土衫,额头上扎着粗布抹额,加上步履匆匆,在人群中极为惹眼,符黎带着他往成衣店里走。

    “叶清弋没来。”

    符黎借着鱼缸水面窥到紧紧跟着他们的人:“一共两人,并非手下营兵。”叶清弋那傻子手底下竟然有这种高手?

    来不及换衣服了,他们跟进来了,符黎摘了戚栖桐的抹额,戚栖桐手也极快,从后门出去的时候,身上已经套了件半旧的对襟蓝杉,这样躲进人挤人的集市里不算惹眼。

    符黎也已经换了一身,但他侧头一看,苦恼叹气:“你这张脸……”

    戚栖桐头都不敢回,飞快跟路过小贩要了两串糖葫芦,递给符黎的时候手都在抖:“怎么办?叶清弋定是也在附近。”躲进市集并非万全之策。

    符黎扫了眼前方拥挤的市集,借拐角的功夫,带着戚栖桐上了酒楼。

    小二要迎上来打量,符黎将一锭银子和糖葫芦给了出去,飞快说要包厢,接着也没等店小二安排,拉着戚栖桐上了二楼,随便找了间靠窗的厢房进去。

    戚栖桐手上还拿着糖葫芦,天热,糖块化成糖水,粘了戚栖桐一手,他才放下糖葫芦,便听到了酒楼里的喧闹声。

    “人呢?”

    “糖葫芦谁给你的?”

    符黎暗道不好,拉着戚栖桐跑至窗边,将他打横抱起,跳了出去。

    几乎同时,叶清弋越过店小二,推开了包厢门,很快,他便看到了桌上半化的糖葫芦,墨阳和另一个人跟进来,扫视了整个包厢,确定人是跳窗跑的,地上还有脚印。

    叶清弋放下糖葫芦,看了眼窗外,“追。”酒楼后门是空旷的稻田和稀疏的茅屋,他们很难找到藏身的地方。

    但叶清弋就是没找到,反而因为太过气势汹汹,闹得几户农户家里鸡飞狗跳的。

    人不可能凭空消失,墨阳道:“许是又去了前面集市藏身。”

    只差一步,叶清弋拍拍衣服上沾的鸡毛,道:“继续追。”

    他们已经跟丢了,几乎不可能再找到,但叶清弋就是不死心,说不出为什么,他总觉得那个用糖葫芦遮着脸,一直低着头的匪贼非常眼熟,眼熟到了让他浑身震颤的地步。

    他脑中很乱,迎面跳来的法师队伍敲锣打鼓,闹得他越发心神不宁。

    那些巫师涂黑了眼皮,描红了嘴,袒胸露乳地蹦跳着,看起来诡异极了。

    他知道某些地方有类似辟邪驱鬼的习俗:一群人抬着轿,轿上坐着不露面的法师,,一路敲锣打鼓,唱唱跳跳。

    “走吧。”叶清弋收回目光,跟轿子擦肩而过。

    刚走出两步便察觉出不对劲来,四个轿夫,其中一人格格不入,他的眼皮太黑,嘴唇又艳得刺眼,似乎是刚画上去的。

    叶清弋速度极快,直接冲了过去,撞得那几名轿夫东倒西歪,那顶轿子摇摇晃晃,最后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