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731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一般的低级官员自然是不认识刘晋,但是费渊看到刘晋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微微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显得有些难以置信,接着也是赶紧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刘公,刘公!”

    “竟然是您,竟然是您!”

    看到费渊的样子,其他人一个个都傻眼了,没想到眼前的这个看起来似乎好像还年轻的人,费渊竟然需要如此殷勤、热情的上前迎接。

    “这到底是谁啊?”

    众人一个个一头的疑问,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的人,仔细的看看,这长相是真不赖,端真是一副好皮囊,再看看这气度,也是相当的不凡。

    只是这姓刘的,还能够让费渊如此热情的,这朝野上下似乎好像也都没几个了吧。

    “费渊啊,干得不错嘛。”

    刘晋看看费渊,笑着说道。

    这费渊是当年刘晋主持科考时考中进士的,按照大明朝一直以来的规矩来说,这可以算是刘晋的学生了。

    当然,刘晋一直以来都是不玩这些的,也从来不靠这些来拉关系,所以刘晋自然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但费渊他们那年中进士的考生都会自认为自己是刘晋的学生。

    “学生惭愧,学生惭愧!”

    费渊一听,顿时就摇摇头,接着对着身边的官员介绍道:“诸位,这位就是内阁首辅刘晋刘公!”

    听到费渊的话,众人顿时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这才知道了眼前刘晋的真实身份,顿时一个个赶紧恭敬的行礼,至于起初的几个官差和衙役,则是张大了嘴巴,心里面也是忐忑起来。

    难怪这几个下人衣着打扮的人如此的牛气了,这宰相门前七品官啊,这刘晋府上的下人,别说他们这些官差、衙役了,即便是费渊那也是要恭恭敬敬的,毕竟这背后的主人可是刘晋。

    “刘公!”

    众官员齐刷刷的向刘晋行礼。

    “哈哈,我已经不是内阁首辅了,所以可不能再这样说了。”

    刘晋看看大家,示意大家不必多礼。

    第2243章 黄河清,圣人出

    “刘公,您来开封也不和我说一声,我也好为您接风洗尘啊。”

    费渊看着眼前的刘晋,尽管刘晋的年纪比自己还小,但是他却是不得不以学生自居。

    眼前的刘晋五十多岁就已经不想干了,主动辞官开始周游全世界了,再看看自己,六十多岁了仅仅只是一个四品知府,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有时候人比人气死人。

    “我一贯都不喜这些,再者现在我已无官职,只是前来开封这里游玩一番而已。”

    刘晋笑着摇摇头,从刘晋做官开始就不喜欢这些,也从来不搞这些。

    “你在开封这里干的不错啊,竟然能够想到趁着干旱的时候将黄河河道的泥沙给挖掉,这黄河的泥沙挖掉了,黄河以后就可以长时间内不用担心决堤的事情了。”

    刘晋看看眼前的黄河,和费渊聊起这个事情来。

    “都是恩师您教导的好,学生时刻不忘您的教导,谨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黄河每年都会有泛滥的时候,尤其是在洪水的时候,尤为可怕,因为这黄河的河床比起两岸要高出好几米,一旦决堤,整个开封已经周围的大量良田都会被淹没。”

    “故而在以往的时候,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都会组织人手来加固河堤,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大,成年累月的积累下来,河床还是在不断的抬高,依然有着决堤的风险。”

    “今年遭遇百年难遇的超级干旱,我大明北方地区今年几乎是滴雨不下,干旱无比,黄河都断流了,所以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趁着干旱的时候,将河道里面的泥沙给挖掘掉,降低河床的高度。”

    费渊以学生的姿态向刘晋详细的讲述起来。

    “嗯,你的想法很不错,也很切合实际。”

    “这里都已经是地上河了,高出两边太多了,这要是决堤的话就太危险了。”

    刘晋仔细的听完,也是对他表示了肯定。

    “是的,我翻阅过开封、河南的地方志,在以前的时候,这黄河几乎是年年泛滥,年年决堤,说它造福了两岸吧不错,但很多时候两岸的百姓又深受黄河泛滥之苦!”

    费渊郑重的点点头,接着又说道:“不过,自从朝廷开始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海外、关外之后,这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尤其是最近的这20年来,黄河都已经没有在决堤过了。”

    “哦是吗?”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点点头,刘晋当然知道这个时期的。

    黄河现在之所以泛滥的少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上游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好了很多、很多。

    以前的时候黄土高原地区人多地少,大量的森林、植被被砍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非常的严重,每当雨季来临的时候。

    一场雨下来,黄土高原上面大量的泥沙就被冲进了黄河里面,这些泥沙一方面抬高了黄河的河床,让黄河变得更加危险。

    另外一个方面,缺乏植被,无法留住雨水,这雨季的时候洪水更凶、更猛,自然而然就容易泛滥、容易决堤了。

    后来刘晋重点将陕西、陕西、河南三地的人口给大量的迁移出去,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几乎是全部都迁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