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688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全球范围内的大范围、大幅度减产?”

    大家一听,顿时就高度的重视起来。

    农业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业关系着国之根本和基础,关系着老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的大事情。

    “是什么样的情况?”

    朱厚照也是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陛下,根据气象衙门官员对全球各地气象观测站在过去半年时间内所观察到的信息,情况和弘治三十七年、三十八年的情况非常相似。”

    “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超级寒潮,并且到了现在都已经是阳春三月了,但各地的气温依然还没有回暖的迹象。”

    “所以就可以大胆的推测出,今年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范围、大幅度的减少情况。”

    童瑞也是极其严肃的向朱厚照汇报起来。

    “嗯!”

    朱厚照听完也是郑重的点点头,接着对刘晋、王守仁等人说道:“大家觉得该如何应对?”

    “陛下,应对此事并不难。”

    “首先就是要清查我们大明各地的粮仓,核实我大明各地粮仓的储备粮情况,如有不足的则是立即从产量地调粮过去补充,保证即便是出现了灾荒,我大明各地也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让老百姓安安心心的吃上几年。”

    “其次就是提前做出相关的预警,让各地官府做好相关的生产、生活预警,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点就是在两广、南洋以及黄金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饥荒。”

    童瑞也是连忙站出来说道,应对这样的事情,大明也是已经形成了灾荒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了,只要手里面有粮食,那就不需要担心什么。

    “大范围、大规模的减产,或许今年可以让我们大明的农民好好的增收一次了。”

    “这欧洲、奥斯曼、波斯、中东等地已经吃了好几年的便宜粮食了,算下来也该差不多收割他们一波了。”

    此时此刻,刘晋对于可能出现的饥荒并没有丝毫的担心,以大明现在的情况,这根本都不算什么事情。

    刘晋的脑海里面现在想着的是该用粮食来收割一波韭菜了。

    第2218章 被冲垮的农业1

    刘晋的书房内,刘晋正在大量的调阅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信息和资料。

    “现在都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没想到这气温竟然还没有要回暖的迹象,如果这样的寒冷天气再持续一个月的话,今年的农时就会全部耽误。”

    “而到了下半年,如果冬天来的比以往更早的话,那今年的确是会出现大范围的大幅度减产情况。”

    调阅完各地汇报上来的天气信息,刘晋也是皱起了眉头。

    小冰河期之所以影响大,除了各种各样异常的反常天气,比如大夏天的突然来一场寒潮,下起冰雪,打起霜降。

    这听起来似乎好像不可思议,觉得天方夜谭,但这就是小冰河期经常出现的事情,历史上清清楚楚有着不少记载的事情,并不是乱编出来的。

    在水稻最为关键的生长时期,一场寒潮足以让水稻冻死、冻伤,导致大幅度的减产,甚至于绝收。

    除此之外,小冰河期气候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寒冷天气持续的时间长,强度大。

    持续时间很好理解,那就是来得早,去得晚,可能还在八九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雪、霜冻了,而走的晚则是像现在这种情况,这都已经到了阳春三月了,然而天气依然一点回暖的迹象都没有,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寒冷天气持续的时间太长,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殖民的,因为这意味着留给农业种植的温暖期会大大的减少,农作物的生长是需要光和热的,没有足够的时间,生长时间不够的话,自然产量会大大的减少,甚至于绝收的出现。

    强度大也是一个问题,温度比普通的年份要低很多,此外就是影响的范围大,连雷州、琼州这边都会下雪,这就是小冰河期的可怕之处。

    雷州和琼州已经是处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这里也都会下雪,足见这个寒冷天气的威力了。

    “今年大幅度减产的话,倒是可以好好的收割一波韭菜了。”

    “欧洲、奥斯曼帝国、波斯、中东这些地方,这些年来也是已经吃了好几年的便宜粮食,今年也该涨涨价了。”

    对于可能出现的大幅度的减产情况,刘晋丝毫都不担心,大明粮仓里面的粮食多到根本就吃不完,即便是荒几年不种地,大明人也不会没有粮食吃。

    更何况最近这几年,大明重点开发两广、南洋和黄金洲的粮食种植业,这几个地方的农业受小冰河期的影响小很多,处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粮食生产有保障。

    再加上大明还有天竺这边的殖民地和藩国,天竺大陆的北方有青藏高原阻挡来自北方的寒冷天气,故而受小冰河期的影响很小,土地又肥沃,耕地众多,粮食产量非常大,后世都能够养活十多亿人。

    如果大明的粮食不足,还可以从天竺大陆这边源源不断的输送粮食到大明来,多方面的保证大明的粮食安全。

    刘晋并不担心粮食的问题,反倒是在思索着这出口的粮食该涨涨价了。

    一直以来大明出口到欧洲、奥斯曼、中东、波斯的粮食,价格都非常的便宜,这粮食即便是运到了他们当地的消费者手中,价格都要比他们当地的粮食价格便宜,质量又要比他们的粮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