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343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是!”

    王守仁、韩文、杨一清等人也是连忙齐声的回道。

    大家也讨厌这些酸臭腐儒,要说权力的争斗嘛,这肯定是有的,无时无刻都有,都在争权夺利。

    但让这些酸臭腐儒这样搞下去的话,这大明是真的要回到从前了,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估计着必然会出大问题。

    还祖制,祖个屁制。

    大家可不想再和以前一样拿着连养家湖口都难的俸禄,也不想动不动就被剥皮实草什么的,还真以为祖制是什么好东西不成。

    无非就是想要回到以前他们这些酸臭腐儒们说了算,回到以前他们掌权得势的时候,至于别的真的很重要吗?

    对于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这天子能不能过的舒服关他们什么事情,他们掌权得势了舒舒服服就可以了。

    这大明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穿的暖衣服,有没有房子住,这关他们什么事情,他们自己吃得好住的舒服就够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外敌入侵,贼寇侵扰之类的,貌似也影响不到他们这些庙堂之高的大臣。

    “陛下,从成都修往云南昆明的铁路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总共预计需用耗资12亿两白银!”

    很快,工部尚书杨廷和这边也是提交了一份奏疏,是最新的修建通往云南的铁路方案。

    火车已经修到了成都,自然是还要继续修下去的,云南贵州重庆都要修过去。

    不过这三个地方修建铁路的成本丝毫不会比长成铁路低,西南地区,地势起伏极大,山川险峻,铁路的修建都是需用用银子铺过去的。

    也就是现在大明国力鼎盛,财力雄厚,再加上工程建筑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先进,这才敢动了修铁路到这些地方的念头,否则的话还不如直接将这些地方人都给迁移出来的更加划算。

    “12亿两白银?”

    “预计需用耗时十年左右,每年的投资在1亿两白银。”

    弘治皇帝接过奏疏,快速的看了起来。

    铁路肯定是要修的,西南地区要发展肯定是少不了铁路,更何况,修往了云南,将来还可以修往缅甸,打通西南地区的出海口来。

    “这如果修往贵州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问道。

    “预算不会比这个低,云贵川地区的地理地貌都差不多,修筑成本非常高。”

    杨廷和连忙回道。

    他接替杨一清的位置成为工部尚书,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于专门去详细的了解清楚铁路修筑的相关事情。

    “修肯定是要修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去修,下一代人也是要去修的,终究是要有一两代人来吃苦受累,才能够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弘治皇帝听完,沉思一番之后缓缓的开口说道。

    银子现在朝廷有的是银子,现在也基本上都是投资在修铁路、修公路上面,每天都有新的铁路开工,干线都已经快要遍布大明所有的省份了。

    尚书房的会议就好多了,大家都是在讨论着国家大事,讨论着铁路的修建。

    皇宫外面,王守仁府上的下人正在焦急无比的等待着,等着王守仁下朝之后将噩耗传给他。

    这一直等到了快要到正午的时候,王守仁这才从皇宫之中走了出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老太爷走了!”

    下人一看,也是赶紧上前将噩耗说了出来。

    “什么?”

    王守仁一听,整个人都傻眼了。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还喝酒吃肉,性质极高,今天说没就没了?

    王守仁有些难以相信,赶紧急匆匆的回府。

    整个王府都已经素白一片了,当王守仁回来的时候,王守俭、王守文早已经回来了,正哭泣不止。

    “怎么回事?”

    王守仁看着自己的父亲,悲伤无比。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一大早说走就走,这谁受得了啊。

    “老爷,老太爷早上的时候一直没有起来,我们还以为他是昨晚喝多了,直到九点钟的时候去看才知道他已经”

    府上的下人也是连忙回道。

    “昨晚就劝说不要喝那么多酒,就是不听。”

    王守俭一边哭也是一边无奈的说道。

    这下好了,自己几兄弟要回家乡丁忧守孝了,原本都还想着王守仁当了内阁首辅,自己也是可以跟着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谁知道老爷子这一走,王守仁要回家丁忧守孝,自己也是一样要回去。

    还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这三年的时间一过,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想要重新回来站稳脚跟都很难、很难了。

    王守仁此时此刻也是蛋疼无比,这自己好不容易才当了内阁首辅,你一下子就要回家丁忧守孝。

    这刘晋前脚才走多久啊,自己也要跟着回老家去丁忧守孝。

    王华走了的消息也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京城。

    顿时就让京城的大小官员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嘛,这刘晋刚走留下的空缺好一番变动,现在王守仁又要回去丁忧守孝了,又是一番人事变动了。

    这下子又有人要入内阁,又有人要高升了。

    同时守旧派的官员也是弹冠相庆,这王守仁也是改革派的官员,一向都是刘晋的跟屁虫,他这一走,朝堂之上改革派的官员就又少了一个大员了,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