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98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秦岩满脸笑容和李茂林谈论着自己对种植院的规划。

    一家人都迁移过来,奖励的土地太多了,很多土地都还是荒地,需要自己去开垦,这人手不够,只能够多买奴隶和牛来解决。

    “跟着刘公子肯定是不会错的。”

    李茂林笑了笑点点头,再看看在甘蔗林里面干活的奴隶说道:“你这十几个奴隶花了多少银子买的?”

    “花了我将近五百两银子买的。”

    “十二个青壮男奴隶最贵,花了差不多四十两银子一个,另外还有五个成年的女奴隶,几个小奴隶,基本上都白送。”

    秦岩想了想说道:“这奴隶太贵了,听说还在涨价。”

    “嗯,是在涨价,城内的奴隶市场这里,只要有奴隶运过来,立即就会买的精光。”

    “最近西洋联合商行这边打下了锡兰岛,他们运了一批奴隶过来,不到一个时辰就被买的精光了。”

    “朝廷这边已经基本结束了在爪哇的战事,接下来奴隶的来源就会短缺,这奴隶的价格肯定是会涨的,你要买就赶紧趁早去多买一些,小奴隶也买一些。”

    “反正也就是吃点饭,南洋这里,粮食多的是,有个十几岁就会开始做事了。”

    李茂林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道。

    南洋这边的种植园非常多,光靠移民过来的大明,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对奴隶的需求非常大。

    奴隶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也就是前段时间南洋的战事获得了大量的奴隶,缓解了下种植园主们的需求。

    可是这战事一停,奴隶的来源又是一个大问题了,这奴隶的价格又开始上涨了。

    “我也想啊,不过没钱啊,你也看到了,这银子都用来建房子,修路,买工具,买奴隶了,只有等这波甘蔗收完了再说了。”

    秦岩笑了笑无奈的说道。

    “可以去贷款嘛,收完甘蔗之后再还就行了,不然到时候涨起来的价格都要比利息高不知道多少。”

    李茂林是县令,接触的人多一些,自然也是知道的更多。

    “我也想过贷款的事情,但是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我手中也只有这个种植园了,到时候要是还不上,这种植园可就没了。”

    “慢一点没有关系,如果涨的太厉害了,我不买就是了。”

    秦岩想了想微微摇头,他的思想还是偏老旧一些,总觉得贷款、借钱不是什么好事,想一想家乡的高利贷,这利滚利的,带一两银子,最后可能还几十两都还不清。

    所以一直以来,他的原则是能不欠债就不欠债,即便是银行的利息低,他也不会想着去贷款,除非是万不得已。

    “你来找我,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想了想,秦岩又对李茂林说道。

    “有,对你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朝廷这边也是下了旨意下来,我们南洋行省这边也是一样要举行乡试,名额还给的不少。”

    “你是秀才,算是这里少有的读书人,我觉得你这次机会很大,所以想要过来请你去参加这一次的乡试。”

    第746章 移民的另外一个好处

    “考乡试?”

    听到李茂林的话,秦岩都微微一愣。

    他考了一辈子的科举,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说实话,从迁移到南洋来,他就已经熄了这方面的心思了,安安心心的在这里当个富家翁,小日子过的也很不错了。

    现在好了,到了南洋,李茂林竟然叫自己去参加乡试。

    “不去,不去~”

    “我早就想通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安安心心的在这里种我的甘蔗算了。”

    秦岩想了想也是直摇头,真是要是考功名的话,他就不会迁移来南洋了。

    “老秦呐~”

    “你可能不知道,这南洋和我们江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江西想要考功名非常的难,但是在这南洋,考试就很简单了。”

    “实话跟你说吧,这一次,在南洋这边,只要是有功名在身的,不管你是秀才,还是童生,都可以去参加这一次的乡试,那些吕宋人的要求就更低了,只要能够写字都能够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你好歹也是一个秀才,去考的话,十拿九稳,一个举人是绝对走不了的。”

    “而且天子圣恩,单独将南洋行省、交趾行省、象林行省、辽东行省、草原行省设立一个东榜,到时候考进士也是很容易的。”

    “你才五十多岁,姜子牙可是八十岁才出山的,南洋行省首府月牙城的县令王临元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还不是一样干的风生水起。”

    “这可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啊,谁能够想到朝廷竟然会在新设的行省这里也开科举,而且有诸多的恩典,我们南洋行省这一次乡试中举的名额可是有七十多个。”

    李茂林苦口婆心的说道。

    这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老友好,另外一个方面,上面也是已经下达了命令,每一个地方都必须要有人参加科举,必须将自己管辖州府下面的读书人都弄到月牙城这里去参加本次乡试。

    只要是读书人,能写、能读的都去这一次也不管你是不是秀才了童生也可以,甚至于即便是没有什么功名在身能写都可以去参加科技考试。

    这或许在传统的读书人看来非常的荒诞可笑他们以往考取功名那个不是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