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10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嗯,今年还要成立海军学校,专门培养海军,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够保证大明在海洋上面的利益。”

    “到时候就在南洋这边找事情,整个南洋也只有吕宋是被打怕了才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其它的那些国家竟然都不愿意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

    “这样也挺好,下手起来就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安南、暹罗、占城、爪哇、麻六甲,都要狠狠的修理一遍,将他们都揍怕了才会知道我大明的可怕和厉害。”

    “这一片岛屿都要纳入我大明的版图才行。”

    刘晋在南洋的地图上面一划,将大量的岛屿全部圈起来。

    这可是一个好地方啊,用来建种植园再合适不过了,橡胶可是很重要的东西,必须要在热带地区才能够种植,不多占点地方怎么行。

    “南洋要持续的扩张,建造更多的殖民点,接下来还要派遣船队前往澳洲。”

    很快,目光又移向澳洲这块大陆。

    澳洲大陆虽然大部分的地方都是荒漠地带,但是澳洲的资源极其的丰富,澳洲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也是非常的优越,这样的好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就便宜了英国人。

    想到这里,刘晋就来气。

    必须要占,而且澳洲这地方,土著的数量非常少,战斗力又非常的低下。

    别看后世的一些电视节目将那些毛利人吹上天了,但战五渣就是战五渣,真要是厉害也就不会被人征服,差点就灭种了。

    “占领澳洲之后就可以从草原上移民一些牧民到这里去,以后这羊毛是不用愁了。”

    “嗯,不单单草原牧民,还必须要发展我们大明人去成牧民。”

    很快,谢天又忍不住补充起来,默默的记住了这一点。

    “黄金洲,从北往南,沿途不断的兴建殖民点,在慢慢的由西往东占领整个黄金洲。”

    “这个时候欧洲人也不过才刚刚抵达黄金洲,在这里都还没有固定的殖民据点,西班牙人一开始是在加勒比海这边兴建殖民点。”

    “再过上几十年的时间,欧洲人才会在黄金洲这里遍地开花。”

    “嘿嘿,等你们以后过来就迟了。”

    想到这里,刘晋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穿越到这个时代,最让刘晋开心的事情就是这个了。

    大明这边截胡了欧洲人的黄金洲和澳洲,现在还是十六世纪初,欧洲人虽然抵达了黄金洲,但却是并没有大规模的在黄金洲这里扩张,甚至于连固定的殖民据点都没有。

    主要还是因为欧洲这些国家的比较小,国力弱,一次性也仅仅只能够派出几艘船去黄金洲,人数也不过几百、上千人的规模。

    而大明这边就不一样了,这第二次前往黄金洲就有上千艘大船,多达十万人抵达黄金洲,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大明的国力和人口,远不是欧洲那些小国能够相比,它一旦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和殖民的道路,它扩张的速度就会非常的可怕。

    一想到吞并整个黄金洲和澳洲,将太平洋变成大明人的内海,刘晋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穿越过来,如果仅仅只是追求个人的财富、权势、享受什么的,刘晋其实根本就不用如此劳累,刘晋的目光是带领整个大明走向大航海时代,走向资本主义时代,不用再经历后世的落后挨打的困难岁月。

    这是一个大时代,一个全球扩张的时代,错过了这个机会,未来炎黄子孙就只能够永远局限于东亚这片小小的土地上面。

    “今年海上要开辟前往欧洲的航线,和欧洲人接触~”

    “陆地上也要从东往西,一路征服过去,将西域、中亚以及整个广袤的北方区域全部纳入我大明的版图,打通陆上通往欧洲的路线。”

    刘晋的目光又回到陆地上,看向了北方的草原,西边的西域、中亚地区,这也是一片极其富饶的地区,大明的扩张不能仅仅只是海上的扩张,这陆地上也是需要不断的西进。

    第636章 新年征税三千万

    皇宫乾清宫,弘治皇帝的办公室。

    弘治皇帝正笑呵呵的接受重要大臣们的新年祝福,内阁三阁老,户部尚书佀钟、兵部尚书刘大夏、五军都督府张懋,还有吏部尚书王鏊、礼部尚书傅瀚以及被弘治皇帝点名过来的刘晋和太子朱厚照。

    “一转眼都已经十四年了,幸赖祖宗庇佑,诸君尽心尽责,我大明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可喜可贺啊~”

    弘治皇帝面对群臣的新年祝福也是满脸笑容,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弘治皇帝十八岁等级,现在已经三十二岁了。

    三十二岁的年纪,要是放在后世,那才刚刚而立,很多人都是还是未婚的孩子。

    可是再看看坐在龙椅上面的弘治皇帝,他看起来已经非常的苍老了,整个人暮气沉沉,头上白发苍苍,就好像是五十多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

    这跟弘治皇帝从小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有关。

    小时候因为万贵妃的迫害,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他也不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靠着宫中宫女和太监的掩护才活下来。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也是给他的身体烙下了病根。

    再加上这当了皇帝之后,他又非常的勤俭,处理国书的勤劳程度,估计只有开国的老朱的同志能够和向他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