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01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各大商行在南洋开辟种植园,他们非常简单,只需要种植甘蔗,然后将甘蔗卖给琉球糖业就可以了。

    尽管这样赚的会更少一些,但是熬制雪糖的技术掌握在琉球糖业的手中,你自己熬制出来的蔗糖根本就比不上,还不如干脆卖给琉球糖业,简单省事。

    南洋地区水热充足,土地肥沃,人工又非常廉价,一个个种植园也是因此大赚、特赚,其实也就是圈一块地,开辟出来种植甘蔗如此简单,从此以后银子就滚滚而来。

    很多尝到甜头的商行在这过年的时候也是召开了股东大会,将背后的东家都喊过来,商讨着明年继续扩张种植规模的事情。

    糖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是真正有钱人和贵族才能够享受的东西,它的价格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琉球糖业的存在,让糖的价格一降再降,但是价格依然很高。

    可是销售却是非常的火爆。

    不仅仅在大明这边销售火爆,而且朝鲜、倭国、南洋诸国都对糖的需求非常旺盛,雪白、雪白的雪糖几乎是已经可以和瓷器、丝绸、茶叶相媲美的东西。

    甚至于连草原上的牧民们,这雪糖都成了他们的必需品,每天喝茶不加糖,那是完全没有灵魂的。

    琉球糖业靠着李远山的经营在弘治十三年算出来差不多赚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给李远山上万两银子的奖励根本就不算什么。

    琉球糖业背后最大的东家,当今天子太子殿下朱厚照甚至于还亲自接见了一次李远山,赏赐了一些东西给他。

    对于如此会赚钱的人,谁都非常喜欢的。

    一年赚两千万两白银,如此可怕的盈利能力,堪称恐怖。

    弘治皇帝收到年报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直感叹。

    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银子会如此好赚呢?

    以前抠抠搜搜的,积攒了十年内帑也不过才一百多万两银子,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银都还不到三百万两白银。

    现在仅仅只是这琉球糖业一个产业,算下来,他弘治皇帝家(嗯,包括太子的股份在内)都能够分到将近千万两白银。

    这随着各个产业临近年关进行结算,弘治皇帝的内帑都爆了,装不下了,没有办法,只能够都存在大明第一银行里面去,反正放里面也是有利息的,可以银子生银子。

    刘晋和弘治皇帝、太子以及武将勋贵集团们的产业收益都非常的火爆。无忧爱书网

    琉球糖业算是业绩最好的,但其它产业的业绩其实都不差。

    像大明第一银行,现在它的业务不仅仅遍布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在海外也是遍地开花,甚至于在朝鲜、倭国、南洋都已经开办起业务来。

    一方面是吸收存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贷款出去,仅仅只是靠着赚利息差,大明第一银行今年也是赚了上千万两银子。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大明第一银行现在赚钱都不是最主要的。

    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掌握了大明的货币发行权,更是渗透进朝鲜、倭国和南洋地区,银元和银票大行其道。

    银元就算了,它基本上其实都是亏本的,铸造出来的银元有火耗,而且这个时代的火耗还是极为厉害的。

    真正厉害的是银票,这个东西才可怕。

    它本质上仅仅只是一张纸,但因为可以从大明第一银行这里兑换对等的银元,也是逐渐的流通开来。

    使用银票自然是比银元方便很多,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怕大明第一银行跑路,所以接受程度不高。

    但是随着大明第一银行的业务不断的开展起来,分行遍布各个地区,使用银票就非常的简单、方便了。

    长期的优良信誉以及超强的防伪技术也是让它迅速的流通起来,不仅仅大明的商人、商贩在使用,甚至于现在连普通人都在使用这个银票。

    银票的发行上,刘晋原本就是本着货币去做的,所以不像那些钱庄什么的,一张银票就是几百两、几千两之类的。

    大明第一银行的银票是一两银子、二两银子、五两银子这种,最大的也不过才一百两银子,这就非常方便流通了。

    普通老百姓也所能够使用和接触。

    当然了,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是喜欢银元,这东西看着实在,银票总觉得有点虚。

    但是商人们却是非常喜欢银票,出门做生意带着银子多重、多累啊,带着银票就方便多了,反正哪里都有大明第一银行的分行,随便去换银元就是了。

    银票在大明流通,也是伴随着大明商人、商行传到了朝鲜、倭国和南洋,慢慢的也是被这些地方的人所接受。

    这东西才是大明第一银行最值钱的东西,地位确认之后,以后就可以轻轻松松每年靠着发纸票来掠夺财富了。

    当然了,刘晋可不会如此杀鸡取卵,刘晋也是一再向大明第一银行的东家们强调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千万不能让它变成纸,否则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除了大明第一银行之外,天津造船厂、玻璃厂、密云铁厂,这几个也都是下金蛋的母鸡,特别是天津造船厂,它也是非常的赚钱。

    一艘远洋大船卖二十多万两银子,关键是还要需要排队,订单爆满,都已经接到几年之后了。

    赚到钱的商行都恨不得现在就拥有成百上千艘的远洋大船,所以订单很稳,不仅仅天津造船厂业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