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83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琉球糖,让大明的每一个人都吃得起糖!’

    这样的一则报道也是立即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糖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那是很贵、很贵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的东西。

    现在这个琉球糖竟然要让大明的每一个人都吃得起糖,这怎么可能?

    自然而然的,大家也是开始一字一句的开始阅读起来,仔细的阅读报纸上面的内容。

    “琉球原来是在大明东南边的一个糖啊~”

    通过这个报纸,大家也是一下子就知道了琉球,认识了琉球,知道了琉球的位置。

    “琉球这里土地肥沃,种植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于一年三熟?”

    “怎么可能吗?”

    “水稻一年两熟我知道,在江南地区就可以做到,可是这一年三熟,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不相信不代表就做不到,上面不是说了吗?”

    “琉球这里维度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我们京城这里都已经下雪了,他们哪里还和夏天差不多,你说能不能种三熟?”

    “这倒也是,这越往南就越热,说不定确实是可以三熟。”

    “琉球我也是知道的,听说有蛮夷,还会吃人,听说瘴气横生,蚊虫肆虐,哪里的蚊子都有麻雀一般大呢。”

    “瞎说?怎么可能有麻雀一样大的蚊子,那岂不是要咬死人?”

    “大家都别胡乱的猜了,报纸上面不是说了,刘状元已经在琉球这里建了一座琉球城,天津这边有定期前往琉球城的船,大家可以去琉球这边看一看。”

    “琉球城这里也是欢迎大家去琉球这里看一看、走一走。”

    “上面还有琉球城这里的移民政策呢,只要愿意移民去琉球,一个人就可以免费获得三目田地,这琉球的田地非常的肥沃,雨水又多,还可以一年两熟。”

    “琉球城这里又是大规模的种子甘蔗,熬糖,肯定很有前途的。”

    “琉球实在是太远了,谁会移民去琉球啊?”

    “听说已经有好几万人移民去琉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报纸上面所说的一样,真要是像报纸上面写的这样好,我都想移民去琉球了。”

    “一个人免费获得三亩土地啊,一家人移民过去,随随便便也有十几亩上等的水田了。”

    “……”

    伴随着大明早报上面刊登出琉球这边的点点滴滴,琉球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大明的老百姓所知道。

    本来是将糖这个东西,慢慢的却是变成了打广告,给琉球这里打广告,让大家知道琉球,知道琉球城这边的政策,鼓励大家移民到琉球这里去。

    这就是刘晋办报纸的真正原因。

    办报纸是没有钱赚的,至少现在来说,大明早报刘晋是一支在亏钱的,但是报纸的作用是毫无疑问,让刘晋可以轻轻松松的就引导大明老百姓的注意力。

    望月楼的四楼。

    “臭小子,你这让大家都去琉球这边种甘蔗,熬糖,我们以后吃什么啊?”

    张懋看完了最新一起的大明早报,有些疑惑的问道。

    原先是没想到这去琉球这边建城,种甘蔗会如此的赚钱,仅仅是这一次,琉球城这里的甘蔗大丰收,熬出来的糖都可以卖上千万两银子。

    出去今年投入到琉球城的银子,再加上各个方面的开支等等,轻轻松松也能够赚到几百万两银子,这投入的成本立马就会来了,还赚了银子,以后就是坐着数钱了。

    可是现在呢,刘晋竟然让大家都去琉球这边开垦土地、种植甘蔗,这不是将自己下蛋的母鸡拿给别人去发财嘛。

    “张公,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这种甘蔗、熬糖的生意虽然赚钱,但终究来说是有限的,一年下来赚千万两银子就顶了天了。”

    “但是如果琉球这边看开发起来,我们就可以有更多赚钱的地方了,琉球可是一个大岛,上面的资源极其的丰富。”

    “另外,琉球开发出来了,明年我们进军南洋、吕宋,澳洲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多了,另外琉球也是前往黄金洲船队返回航线上的一个重要点,我这是在为未来布局。”

    “到时候我们随随便便搞个船队去南洋,也能够拉回来一船船的银子,如果能够去澳洲,澳洲这里的金矿、银矿也是非常多的,到时候还怕会没有银子?”

    刘晋听到张懋的话,笑了笑解释道。

    开发琉球非常的重要,是刘晋将太平洋变成炎黄子孙内湖的起点。

    将琉球经营好了,上可去朝鲜、倭国,衔接大明北方的区域,南可以衔接广东、广西、琼州,还可以下南洋去吕宋,去澳洲。

    南洋、吕宋也是天赐之地,处于热带地区,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别的不说,单单是用来种植水稻,这一年三熟的水稻,随随便便占领下一些区域,未来产出的水稻也是足以轻轻松松的养活整个大明。

    至于澳洲就更不用说了,矿产资源极其的丰富,又地广人稀,这样的好地方不占领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如果能够打通南洋、澳洲航线,再从澳洲这边就可以前往南黄金洲这里,到时候就可以形成一个完全的循环。

    围绕着整个太平洋,大明就可以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往北,通过倭国、北太平洋前往北黄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