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91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他们的屠刀不仅仅对异族厉害,对手下这些大臣们同样厉害,死在朱元璋和朱棣手中的大臣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不管是打压武将勋贵,还是免得让皇帝好战,这奏报写的时候就要注意,那些是侧重点,那些要一笔带过,朝中的这些大臣们都清楚的很。

    这关于鞑子南下劫掠的奏报也好,这关于灾荒之类的奏报也好,很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尽量让皇帝觉得整个天下海清河宴,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享乐上面,而不是成为一个喜欢折腾的皇帝。

    喜欢折腾的皇帝,他不好控制,也不利于他们文官集团的利益,更是容易破坏他们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文官集团独大的局面。

    “哼~”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想了想说道:“立即召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兵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周经、英国公张懋进宫。”

    “是~”

    萧敬一听,连忙点头,立即对着身边的小太监使一个眼神,对方心领神会,马上就去办。

    ……

    内阁首辅刘健的府上,刚刚才下早朝的刘健同样在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

    “这个大明早报~”

    刘健皱起了眉头,大明早报办的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这第一篇关于鞑子南下的报道却是让他觉得很不合适。

    “这样一报道的话,肯定会群情激愤,到时候朝廷就会很难办。”

    刘健似乎已经看到了群情激愤的场面,到时候无数人向皇帝请愿,要求出兵报仇雪恨的话,这个事情就真的难办了。

    身为内阁首辅,他很清楚大明现在的情况。

    现在大明的情况是属于那种,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因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十分低下,战五渣的水准,另外财政上又是不允许的,大明朝廷的国库都可以饿死老鼠了,哪里有银子来给朝廷打仗。

    所以每一次面对鞑子南下劫掠,只要对方不威逼京师,那么朝廷这边就只会龟缩在大城池当中,等到鞑子们劫掠一番,自然而然就会退去。

    这是一种典型的羊群思想。

    那就是面对狮子进攻该怎么办?

    不需要怎么办,只需要等狮子吃饱了,狮子自然就不会怎么样的一种思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早报将这个事情给捅出来了,让整个大明的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了鞑子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自然而然的,整个大明上下都会群情激愤。

    到时候朝廷这边是即便不想打,它也要打,因为民意沸腾,大家都会要求报仇雪恨,你不打,你就会离心离德,谁反对打就会被人骂成秦桧之流。

    但是朝廷能够和鞑子打仗吗?

    即便是能打,能够打赢吗?

    以现在明军的状况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守城的话,还可以仗着水泥修建起来的高墙打一打,这要是出了城,那几乎都是草原狼嘴里的肉了,对方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不打的话,明军还可以守住很多的大城池,可是一旦真正和草原打起来的话,到时候损兵折将都是小事了。

    一旦兵力损失过重,一些重要的城池兵力空虚,这些鞑子极有可能就会趁虚而入,死的人就要更多,损失就更大了。

    甚至于鞑子越打越顺,这野心越来越打,指不定到时候就剑指京师,那就真的要朝野动荡了。

    这就是刘健为什么觉得大明早报这个描写非常不妥的缘故了,他都已经仿佛看到了一场大变即将到来。

    “老爷,宫里来人,宣你进宫~”

    刘健还在思索这事,宫里的旨意就到了。

    “唉~”

    “这个刘晋,真是不让人省心,好好的办什么报纸。”

    听到管家的话,刘健忍不住叹口气,他几乎都能够猜到弘治皇帝宣他进宫是为了什么事情了。

    很快,刘健、李东阳、谢迁、周经、马文升、张懋等朝中重臣全部来到了弘治皇帝临时办公的地方。

    “报纸大家都看了吧?”

    弘治皇帝的脸色很难看,见人都到齐了,缓缓的开口说道。

    “看过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点点头说道。

    “看过就好,那你们先说一说,为什么从下面呈上来的奏报当中没有详细的列举出被屠戮的区域,死亡的人数,朕所看到的奏疏当中,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的提及此事,如果不是大明早报这边刊登出来,朕还以为没死多少人呢。”

    “诸位都是国之柱石,社稷栋梁,大家都看看,这一次鞑子南下,甘肃、陕西两地,死亡的人数至少有十万,这可都是血淋淋的生命,都是我们汉家儿女。”

    弘治皇帝非常的恼火,尽管声音不大,但却是让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额头冒汗,大家都知道,弘治皇帝这个老好人这一次是真的怒了。

    众人一阵沉默,彼此都默不作声,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但是这种事情都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说出来,这又可以牵扯到限制皇权、限制皇帝的事情上,到时候指不定还要死多少人呢。

    “怎么都不说话了?”

    “刘健,你先说说。”

    弘治皇帝见众人不说话,很是不满的说道,接着直接开始点名。

    “回陛下的话,各地的奏疏也多有提及鞑子的残暴,只是因为这奏疏历来讲究简介,所以没有办法像这个报纸一样,详细的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