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50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行,那就麻烦你们走一趟了!”

    李远山当然知道他们为什么答应的如此爽快了,他们走了也好,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不用事事都征求他们的意见。

    很快,先遣队这边就分成了两部分,董牧、张公公带着一些人驾驶着船前往福建泉州这边,准备招募更多的人手、购买各种物资,而李远山则是开始带着剩下的人在这里开始轰轰烈烈的造城。

    平整土地、规划城市的布局,开挖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自来水系统,用木头建造先建造简单的外围栅栏,建造炮台……

    事情非常多,需要一件件的不断安排下去,不过这些都难不倒先遣队的这些人。

    先遣队当中有大量刘晋从麾下产业当中抽出来的骨干,这些人以前都是泥腿子,做什么的有,木工、泥瓦匠、种地、打铁、军户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无一例外都是穷苦人出身。

    穷苦人出身,都非常的吃苦耐劳,干起活来自然没的说。

    进入刘晋麾下产业做事之后,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学习识文断字,学习管理,又都勤劳肯干,所以才能够成为骨干。

    有这些人,再加上从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这些学员,李远山安排事情来,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挖沟区的负责挖沟区,伐木的负责伐木,建自来水的负责建自来水,开垦土地的负责开垦土地,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当,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

    在这些人的安排和带动下,工程进展的非常顺利。

    “这根水管接上之后,这自来水就算是完成了~”

    仅仅是三天的时间,自来水工程就完工了。

    在建城上游的淡江这里,先遣队队员们挖沟区引水,用水泥建造池子,然后再用密云铁厂这边出产的水管就算是将自来水给弄好了。

    “水管接好了,可以开始放水了!”

    等水管接管,有人就跑到炮台高处这里,用旗语向上游高处自来水水池这里喊话,很快,自来水水池这里的人同样用旗语回话。

    “开闸~”

    伴随着李远山的一声令下,张伦拧开水龙头,顿时哗啦啦的水就从水龙头当中流了出来。

    尽管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见这个自来水了,在天津这边,天津新城这里,自来水几乎到处都是,大家在天津海事学院训练的时候也都见识过了。

    但大家现在总算是明白这自来水是怎么一回事了,以前觉得这自来水很不可思议,只需要开关一开,水自己就来了,非常的神奇,非常的不可思议。

    现在大家亲自建造了这个自来水,顿时也就明白了,其实也相当的简单,无非就是在上面弄几个大池子,再用管道接过来就是了,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方便确实是方便,用起来很爽。

    第386章 一定要拼一把

    福建泉州。

    杨大郎和往常一样挑着一担柴火来泉州城这里售卖。

    他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但依然还是一个光棍汉,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好几兄弟,父母是穷苦的农民,还是那种连一点田地都没有的穷苦农民。

    福建这地方,山多、地少,田地非常的金贵,可是泉州这边的人口偏偏不算少,所以没有田地的杨大郎家日子是非常的清苦。

    从小到大,杨大郎就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全部都是草鞋;身上也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都是他爹穿过的破旧衣服改过来的,就这样的衣服,他不能穿之后还要传给下面的弟弟穿。

    泉州这边地少人多,没有田地的人给地主家耕地,但因为没地的人多,所以即便是给人种地,也没多少田给你种。

    所以杨大郎除了平时在家种地之外,最多的就是砍柴挑到泉州城这里来卖,一旦柴火,好几十斤,再加上十几里的路,运气好能够卖个十几文,运气不好,七八文也是要卖掉的。

    “晒雷姆~”

    “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杨大郎的身边,同村的杨二狗看了看近战眼前的泉州城,擦了擦自己额头上面的汗水,也是忍不住骂了起来。

    “是啊,越来越热,不过总算是到了,希望今天能够卖个好价钱。”

    杨大郎看了看身边的杨二狗,笑了笑说道。

    “走,走,将柴火卖了,再去城里面逛一逛。”

    听到杨大郎的话,杨二狗顿时就来精神了,每次挑柴火来泉州城之后,他们两个都要在城里面好好的逛一逛,尽管身上没几个铜板,什么也是买不了,但依然还是看一看这城里的花花世界。

    很快,两个人挑着柴火就来到城门口这里。

    “招工了~招工咯~”

    “琉球城招工了,只要愿意去琉球这边做工,一个月一两银子,包吃包住,做满一年,赠送琉球这边的田地三亩~”

    城门口这里,有人拿着奇怪的大喇叭在哪里不断的嚷嚷,说的话不是泉州这里的本地话,是北方这边的官话,他们两个都听的不是很懂,不过看着城门口这里围聚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在哪里拍着长龙。两个人也是好奇的围过去。

    “他们再说些什么啊,怎么听不懂啊?”

    杨大郎一直听着,只是根本就听不懂对方再讲什么,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西、福建、广东潮汕这一带,各个地方的语言都不同,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