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77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恩师~”

    就在刘晋默默计算自己手中土地的时候,黄锦泉和童源走了进来,来到刘晋的身边,非常恭敬的说道。

    当初望月楼的三才子自愿对赌输给了刘晋,让刘晋白白捡了三个便宜的徒弟,黄锦泉算是三人当中文章写的最好,最有才华的一个,童源则是数学最好的一个,一直以来都跟着刘晋身边,帮忙打理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

    至于喜欢天文地理,喜欢游山玩水的林书鸿则是跟随船队前往黄金洲了。

    如果说当初拜刘晋为师是因为认赌服输,嘴上喊着恩师,心里面却是不服气,但现在的话,三人都会刘晋恭敬有加,因为都从刘晋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心里面认可了刘晋这个老师。

    “来了,坐吧~”

    刘晋放下手头之中的事情,示意两人不必多礼。

    “距离秋闱仅仅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晋找自己的两个学生过来,自然是有事情的。

    秋闱马上就要开始了,自己是有金手指这个外挂在,考试无忧,根本就不担心什么,但是自己的这个两个便宜学生,跟着自己鞍前马后的,多少也是要想办法让他们也考上的。

    毕竟也是被他们天天恩师、恩师的喊着,不能让他们白喊的。

    “这……”

    童源看了看黄锦泉无奈的说道:“恩师,恐怕我这一次是要给恩师丢脸了。”

    他学问方面本来就不如黄锦泉,对于秋闱考试并无多少信心和希望,再加上一直以来跟着刘晋忙东忙西,知识是学了不少,能力也增长了很多,不过却和科举考试没有任何的关系,反倒是让原本肚子里面那点四书五经都给忘了一些。

    所以对于这一次的秋闱,他是真心没有一点信心能够通过。

    “你呢?”

    刘晋看了看童源,他的情况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接着转头看向黄锦泉问道。

    “恩师,我恐怕也是希望不大。”

    黄锦泉笑了笑摇摇头说道,这并不是谦虚,而是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却是很难,要求太多,非常的变态,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足见科举考试的难度了。

    他们两个也才二十多岁,考上秀才都已经是极为不易了,这考举人,那更是难上加难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每一次录取的名额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只有排在最前面的一些人才能够算是合格,并不是按照分数,只要达到分数就可以的。

    黄锦泉虽然算是三人当中学问最好的,但也不过是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子,本身来说,考举人还是需要再磨砺、磨砺,再加上一些运气或许还是有机会的。

    这一次秋闱考试就想考上的概率还是太低了。

    “嗯~”

    刘晋听完点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科举考试确实是很难,不过你们都是我的学生,让你们通过区区科举考试,为师还是有信心的。”

    听到刘晋的话,黄锦泉和童源都难以置信的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异口同声的说道:“真的?”

    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和刘晋接触之后,他们虽然真的刘晋有才,但是在这四书五经方面比他们还要差,很多东西都不知道。

    要说带着他们赚银子,发家致富什么的,他们是一点都不怀疑,但是带着他们考科举,还要取得功名,他们是真心不相信。

    “为师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刘晋微微瞪了瞪他们一眼说道。

    “额……”

    两人同时摇头。

    “从明天开始,你们每天都来我这里,我给你们补课,保管你们都能够考上举人。”

    刘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对两人说道。

    “是,谢恩师。”

    两人同时起身向刘晋拜谢,这个老师可真心没有白认。

    这段时间以来两人跟着刘晋学了很多东西,同样的刘晋也没有亏待他们,给他们定的都是高级管理的薪水,在天津这边分了房子,京城这里也是买了房子,每个月到手的银子有上百两,另外还带着他们投资了一艘捕鱼船,每月的分红非常可观。

    不过毕竟都是读书人,也都是年轻人,多少都是志存高远,有鸿鹄之志,心里面想着的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事情。

    听到刘晋能够让他们都考上举人,两个人也是激动万分,发自内心的表示感谢。

    考上举人了就用头诸多的特权,算是迈入了特权阶层,而且还能够有机会做官,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才加明年的春闱,有机会金榜题名,成为天子门生,将来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啊。

    “嗯,你们先回去,把该办的事情都办了,从明天开始就要好好的闭关读书,准备考试了。”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

    “是,学生告退~”

    两人连忙点头离开了刘晋的府上。

    “不就是科举考试嘛,有金手指在手,我就可以提前知道考试的题目,既然提前知道了考试题目,拿出后世高考刷题大法出来,我就不信还没有办法让你们两个通过这个科举考试。”

    等两人走后,刘晋也是想道。

    科举考试的难点就是题目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猜到,出题的范围来自四书五经,全拼考官个人一时的喜好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