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24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董春花也是点点头,要不是当家的会赚钱,她们还真心是没有办法在这里住下去,这日子哪里是乡下人过的日子啊。

    一天天的几十文、百文的钱花出去,要是放在乡下,一个月都未必能够花掉怎么多的钱。

    “花钱都不是什么,我们两家当家也算是会赚钱,这钱该花的还是要花,最让我难受的是,我现在除了在家里洗衣做饭之外,什么事情都没有,你也知道,我们乡下人哪里闲得住啊,这没事做,浑身都难受。”

    范莲花笑了笑也是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

    “我听说在天津这边有很多作坊、工厂都在招人呢,寻思着是不是也去找个时间做,不然这样闲下去的话,人都要生锈。”

    “是有很多呢,天津这边作坊很多、工厂也很多,这工钱也是还不错,我都已经托人给家里这边寄信了,让我娘家的弟弟妹妹都出来,到天津这边来做工。”

    “我当家的是不让我出去做工,说什么他现在好歹也是个海员,这老婆要还是出去做工的话会被人笑话的。”

    “可是我们都是乡下人,这没事做,实在是太难受了。”

    “听你怎么一说,我也要托人修书回家,让家里的人都来天津这边做工。”

    两个人不断的闲聊着。

    两个人都是同村人,以前都很熟悉,现在出来外面,这自然而然也是天天在一起,一起买买菜、逛逛街什么的。

    对于现在的生活,她们自然是很喜欢,生活无忧无虑,唯一的烦恼就是闲着没事做的时候总觉得很难受。

    但这也是幸福的烦恼,毕竟谁都不喜欢去劳累,谁都想要过清闲的生活,她们也仅仅只是嘴说一说而已。

    在天津这边见识来天津的繁华,也享受到了这里的富足生活,她们也都是纷纷往自己的家里、娘家修书,准备着将家里的弟弟妹妹什么都叫来天津这边,就如同后世一般。

    第254章 土娃进城

    京城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面,车水马龙,人流量极大,时不时都有一辆辆四轮马车在宽敞的水泥马路急速的行驶。

    水泥马路面有骑马的、也有坐马车的,但更多的是走路的,这个时代,能够有马车、骑马的都是真正的有钱人,就好比是后世能够开得起百万级豪车的,都是有家底的人,至于普通的大众,出门都是靠走路。

    土娃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衣裳,脚底下是一双已经穿的很烂的破布鞋,脚趾头都已经露出来了,背背着一个包裹,里面有几件换洗的衣服。

    他年纪不大,仅仅只有十四岁,这个年纪放在后世,那妥妥的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家里面的青壮劳动力了,大人要做的事情,他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土娃来自天津下面的一个农村,从小到大都没有去过镇之外的地方,所以对于外面的世界非常的向往,很想到外面去闯一闯、看一看。

    这一次,他的姐姐往家里传信了,说天津这边的有很多的事情可做,让他不要再给人种地,到天津这里来做工。

    土娃的父母思索良久之后,最终也是同意了让土娃先到天津这边来看看情况,如果确实是不错的话,再将土娃的弟弟妹妹也都弄到天津这边来。

    土娃的姐姐董春花,现在可是村里面人人谈论的对象,无它,因为董春花嫁得好,嫁给了当海员的王根生。

    以前的时候,这王根生家也是穷的很,是给地主家种地的,连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有,董春花嫁过去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也就没有什么可谈的。

    但是从年开始,这王根生外出过冬开始,这王根生就开始不得了了,先是在京城这边做什么蜂窝煤,一个冬天硬是吃胖了不说,还赚到了银子。

    可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年初的时候,这王根生竟然考进了什么天津海事学院,在里面学习了几个月之后,就彻起飞了。

    这天天出海,每天都可以赚好几两银子,一个月下来可以赚百两银子,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董春花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在老家这边盖起了几进的大房子,成了十里八乡大家谈论的对象,这家里的房子还没有住几天,现在据说又在天津这边花了八百多两银子买了房子,这一家全搬到天津去了,成了城里人了。

    八百多两银子对于乡下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连做梦都不敢去想的数字,这王根生竟然说拿就拿出来了,整个十里八乡的人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所以这次董春花修书回家,土娃的父母思索之后也是决定让土娃出来见见世面,看看能不能跟着他姐夫王根生在天津这边混出个人样来。

    在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连地都没有,只能够给地主种地,一年到尾,连几顿饱饭都没有,这样的日子,也算是过够了。

    土娃脚底生风,丝毫没有走了两天路程的疲倦感,一想到了天津,想到了以后也要在天津这边赚大钱,他就兴奋不已。

    土娃老家这边因为次逃荒的原因,有很多人都在天津这边待过,也有很多人留在了天津这边,现在大家都知道,在天津这边好过日子,好赚钱,所以有很多人也是和土娃一样陆陆续续的都往天津这边跑,想要到天津这边去赚大钱。

    “土娃,你慢点~”

    土娃的身后,几个和土娃差不多年纪的人不断的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