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0章

作品:《大明镇海王

    “五十文一斤,五十文一斤,真的没有办法再便宜了。”

    见钱有财要走,孙掌柜一边急匆匆的要拉住钱有财,一边也是连连降价,价格已经从一百七文一斤降到了仅仅只有五十文一斤。

    不过钱有财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这五十文一斤的粮食依然是天价,平常仅仅只有几文钱一斤的粮食,卖五十文一斤,直接翻了十多倍。

    “钱老板,三十文一斤、三十文一斤,这是饥荒年代啊,这三十文一斤的粮食真心是白菜价了,绝对不可能有人会比我的价格更低。”

    当时孙掌柜报出三十文一斤的时候,钱有财停下了脚步,看了看一额头汗水的孙掌柜,笑了笑说道:“孙掌柜,三文钱一斤的话我可以考虑下。”

    “三文钱一斤,你怎么不去抢?”

    “现在可是饥荒年代,粮食比命都贵,三文钱一斤,买不到、买不到。”

    孙掌柜一听,顿时连连摇头,三文钱一斤的价格,在平常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价,但是现在是饥荒时候,而且东家的这些粮食成本都要十几文一斤,这卖三文钱一斤,东家都要亏死。

    “那在下告辞了。”

    钱有财现在是心里面有底了,直接朝着下一个挂着‘江南香米’牌子的米店走去。

    “钱老板、钱老板,欢迎、欢迎~”

    江南香米店的苏老板早就已经眼巴巴的看着钱有财,见他朝自己的店走来,顿时就赶紧上前迎接。

    同时也是上好的茶水奉上,同样也是对钱有财一番恭维。

    “苏老板,你这大米多少钱一斤,隔壁的孙掌柜可是已经降到了十五文一斤了。”

    喝口上好的乌龙茶,钱有财有条不紊的说道。

    “十五文一斤?”

    “他们不想过日子了?”

    听到钱有财的话,苏老板也是微微一愣,顿时就忍不住叫了起来,都是粮商,大家又是一起联合起来坐庄,所以很清楚这个价格是多少。

    说实话,这十五文一斤的价格,他们几乎是没有多少钱可赚,只能够赚个辛苦钱。

    “呵呵~”

    钱有财笑了笑,似乎并不奇怪的样子。

    但是内心里面却是已经大概的摸清楚了他们的心里底线了,这十几文左右的价格应该是他们的底了。

    “钱老板,我们也是熟客,是老朋友了,既然你到我的店里来,我自然不可能让你空手而回的,十四文钱一斤,我这全是上好的江南香米,没有任何滥竽充数。”

    苏老板想了想一咬牙,一跺脚报出了十四文钱一斤的价格。

    这个价格,他真心是没多少可赚了,也就是图着西山煤业这边量大,能够快速的消化完自己的库存,及时回收前期投进去的银子,不至于亏的太惨。

    毕竟这粮食能够卖出去多少还是有钱赚,这要是卖不出去的话,那他们就真的亏大了,这饥荒年代不仅仅不赚钱,竟然还要亏本,说出去他们这些做粮食生意的人都没脸说自己是粮商了。

    但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从天津这边天天有百万斤的海鱼进京,并且这进京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

    朝廷从南边调运过来的粮食、各个方向粮商运过来售卖的粮食也是正一步步的逼近京城,再不卖出去,真的就要砸掉了。

    “苏老板,你的米我是知道,全是上好的江南大米,不过你这价格还是太贵了,在下告辞。”

    钱有财笑了笑,起身往外走去。

    “钱老板、钱老板,十三文钱一斤,要多少有多少,我马上让人送过去。”

    苏老板一看,顿时就急了,赶紧拉住钱有财,同时也是忍着痛,仿佛割肉一般再次降价。

    钱有财停都没停下,继续朝着下一家粮店走去。

    不需多久,钱有财就再次从这家粮店之中走出来,这家粮店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了十文钱一斤,已经是开始亏本卖了。

    钱有财依然没有购买,在一家家粮店里面不断的商谈,这价格也是越来越低。

    “钱老板,你也是做生意的人,应该知道我们做生意的难处,一口价,文钱一斤,不过需要一次性至少采购十万斤。”

    “这个价格,我绝对是亏本的卖的,而且亏老本。”

    何氏米店内,何老板很是无奈的报出了文钱一斤的价格,这个价格,他是真的亏本,卖一斤粮食要亏好几文钱。

    但是不卖也不行,因为卖出去了还能够回收一部分的资金,这不卖的话,就要亏的更多。

    “文钱一斤~”

    钱有财听完也是沉吟起来,他自己是商人,以前也是和这些粮商打交道的,文钱一斤的粮食,差不多真心是很低了,特别是那些来自南方地区的大米,因为运输不易,这成本其实还是挺高的。

    不过对方既然愿意降低到文钱一斤,这说明这些粮商是真的顶不住了,也说明现在还不是买粮的时候,所以他想了想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也是离开了这个米店,并没有急着买粮。

    “接下来是要好戏看了。”

    钱有财找了一个酒楼,一边非常悠闲的吃饭喝酒,一边也是让手下的人密切的关注粮行这边的粮食价格。

    果然不出钱有财的意料,这些粮食为了尽快将手中的粮食卖出去,开始纷纷的降价出售,而且因为粮行这里的人非常少,所以一个个粮商们也是让自己的店里面的伙计敲锣打鼓的开始在京城的街道上吆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