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32章

作品:《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郡守、郡丞、郡守衙门文吏等都在此处办公。

    挨着的还有新设立的市物署、制造署等等等等新的机构,以及给未来可能出现的机构预留的地方。

    因为这里并不算是城内最中心的地方,所以设立起来也没有后顾之忧。

    .........

    咸阳大学

    修书事宜按照朝廷的要求,是在咸阳大学内主持开始的。

    前来的不仅是咸阳大学的人,还有蓬来大学、中州大学的博士等。

    自从前一段时间宣布百家宫改革,分裂成四个部分之后,三个大学、三个研究所就开始了疯狂的招揽大贤的行为。

    咸阳大学、咸阳研究所打出来的名号是「京都所在、天下中心」;中州大学、中州研究所打出来的名号是「丞相故乡」「文化之源」「文明之心」;蓬来大学、蓬来研究所打出来的名号是「沿海之畔」「新兴之地」。

    除却被从咸阳大学抽调的一部分博士之外,中州大学和蓬来大学也招揽到了一部分的大贤。

    因为这些人都觉着,咸阳城不一定还有他们的位置。

    但新的大学一定有。

    其中不乏一些往日里没有被征调出来,没有出山的大才。

    此时咸阳大学内,与颜崆争论、或者说不叫争论,而是单方面爆杀的人,则是这种新出山大才的代表。

    他的辈分过于高了,在场的除却李斯之外,没有人敢跟这位叫板。

    有时候年龄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嘛。

    蔺相如之子、庄子的嫡系弟子、老子的再传人、老庄学说、道家如今幸存的最高代表人物蔺景,对着颜崆指指点点的时候,如此想着。

    第十七章:破竹(十七)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蔺景就已经有出山的打算了。

    当年蔺相如故去之后,他的几个儿子,蔺礼、蔺景等人就直接隐居了。

    蔺相如虽然自己一直待在赵国,但并没有限制自己的儿子也要为赵国效力,毕竟他这个等级的聪明人很容易就能够看出来天下大势。

    赵王不是一个好的王上,不值得效忠。

    他留在赵国是为了报答当年赵惠文王的恩情,但他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也停留在赵国。

    更何况,蔺相如的死一半是因为身体确是有些承受不住了,年纪在那里了,一部分也是因为赵王的猜忌以及死。

    蔺景等人没有在蔺相如死去之后,直接投奔秦国,为赵国的覆灭出一份力,就已经是他们克制住了自己内心愤怒的结果了。

    更遑论是帮助赵国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等到昭襄王崩殂之后,孝文王继位、而后庄襄王继位、再之后大秦横扫天下,气吞六合,成为了唯一的王朝。

    那个时候其实蔺景是有打算出山的,但他看到了秦律的残暴以及苛刻,于是这个打算又搁置了下来。

    毕竟秦律以及法家的主张和道家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反的。

    再后来嘛,就是陈珂到了大秦之后的事情了。

    百家宫修建,诸子百家的学说再次被重新启用,这一次比之过往周时期的思想迸发还要璀璨。

    蔺景其实就有些忍不住了。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能够克制自己的性格,毕竟庄子讲究的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老子讲究的是顺其自然。

    什么叫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什么叫做顺其自然?就是有感而发的事情不要一直克制。

    因此,蔺景试探性的让自己的弟子焉正春前来参加文选赛,这也算是道家老庄学说的投石问路。

    再后来,就是最近了。

    三所大学成立的宣布,瞬间让蔺景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已经来了。

    他毫不犹豫的在三所大学中选择了「中州大学」。

    其一是因为中州大学的发展前景,这里正在修路,而且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这种地方的前景一看就是十分广阔的,毕竟大秦在这个地方花费了大力气。

    其二则是因为这是陈珂的故乡。

    还是那句话,陈珂一定不会放置自己的故乡不理会的,毕竟即便真的想要找三个地方的百家宫拆分大学,那怎么着也轮不到中牟啊?

    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而已。

    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三川郡及周围几个郡县的百家宫合并拆分,唯一的一所中原地区的大学,就是建立在了中牟,成了「中州大学」。

    其三么.....

    则是因为这里暂时没有那么多的大贤。

    咸阳城人才济济,即便蔺景对于自己的学识十分自信,看着这里拥挤的人群也有些慎重的。

    不如去中州大学,和其他看中了这里的人在同一个起点线上一起厮杀。

    人老成精,用到蔺景的身上那是一点都没错。

    如今的蔺景站在那里,拳打颜崆,脚踹公孙坤,一手一个小朋友,根本没有人能够跟蔺景抗衡。

    颜崆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紧张。

    他们今日的「论道」论的可不仅仅是「道」,还有未来「修书」的主导权!

    德学的主导权他们肯定是没戏,肯定是始皇帝带头、扶苏、李斯、陈珂三个人一起讨论这个大事;算学他们也是插不上手,这是李斯、陈珂、墨家、公孙家等「技术派」们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