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05章

作品:《大明之南洋再起

    朱宏煜手上并不缺田地!

    在江南决战结束之后,光是查抄投降清廷的前明勋贵的资产,朱宏煜就捞了一大笔。

    再加上查抄的清廷权贵所兼并的土地!

    甚至可以说,江南有近半的土地都被朱宏煜掌握着。

    他不缺土地!

    之所以如此安排,那是因为朱宏煜敢肯定,自己如果按照人均最多能种的了的田地亩数去分配。

    那大明的工商业就不用发展了!

    只要田地到手,大概率是所有人就都跑去种地了,妥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但要知道的是,小农经济无法强国的!

    国家要强盛,还是得看工商的发展才行。

    第617章工商发展的三驾马车

    他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在保证地方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也能空出来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来。

    他要用这些剩余劳动力,来推动大明的工商业发展!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别的原因。

    那便是朱宏煜要为光复军士卒在江南分地。

    将他们在吕宋等地的田产,置换一部分到江南来。

    至于说原因,一是为了拉拢军心,二是为了要往江南插钉子。

    虽然吕宋的土地虽然能一年好几熟,但比起价值来,肯定是不如江南的田地值钱的。

    这也将是一大笔的投入!

    所需的田地肯定也少不了!

    所以,朱宏煜哪怕是以租代买,也不会大手笔的给江南百姓分田的。

    ……

    研究所同建设部牵头提交方案,内阁审核通过后,朱宏煜亲自敲定了从南京到镇江段的铁路修建计划。

    看着报表上那有关此次修建计划的耗费。

    包括所需花费的钱粮,所需调动的人力,铺路所需的铁轨枕木,铁路所经地方的征地问题等……

    这些方面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凭现在的大明朝廷的财政能力,想要修建这么一条铁路,绝非容易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得不做!

    目前研究所方面已经制作出的蒸汽机车的试验机,前后又经过了好几次改进,且运行状况较为良好。

    哪怕是在负重拉货的情况下,其运行速度也已经能够达到十公里每小时了!

    现在大明的蒸汽火车,也算是步入了勉强可用的门槛!

    之所以现在便要修这么一条铁路,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实验。

    为将来大规模建设铁路网做准备。

    提前积累经验,打好技术基础。

    只是,虽然知道现在便开始着手准备修一条铁路是有必要的,但当朱宏煜看到有关的报价之后,还是忍不住感觉一阵肉疼。

    “朝廷目前的财政情况,有余力修这么一条铁路吗?”

    朱宏煜开口询问道。

    修铁路很重要,但在某些事情前面,铁路也只能让路。

    朱宏煜必须提前预留下一笔钱粮,用于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确保即使突发战事,或是出现大规模灾害,他也有足够的钱粮来保证大军征战所需,或是用于救灾。

    王汝贤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根据内阁上交的财政预案!”

    “现在大明的财政情况非常健康,每年的税收数字都在节节攀升,尤其是工商业方面的税收,增速很快。”

    “尤其是朝廷的财政和税务改革都已经开始实行,预计今年大明的财政收入会再度上涨一个台阶。”

    “修这么一条从南京到镇江的短途铁路,并不会影响到大明财政的正常运转。”

    朱宏煜听闻此言之后,满意的点头。

    作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只有两个。

    一是刀把子,二是钱袋子!

    能够掌控的住军队,且有充足的钱粮可以随时调动,这便是朱宏煜要光复大明的底气所在。

    如今的大明在工商业方面的税收之所以节节攀高!

    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为,大明江南决战胜利之后,成功收复了江南,且将整个东南数省都给纳入了大明治下。

    众所周知,工商业要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资源,市场,劳动力这三驾马车。

    最多就是再加上一个,可以当做催化剂的技术因素。

    而东南数省从唐宋开始,直到清末西方工业革命崛起之前。

    可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繁华,最富庶,人口最稠密,资源最丰富,人均识字率最高的地区。

    没有之一!

    哪怕是在被满清血洗过之后,此时大明的东南数省,依旧能称得上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同时期欧洲的巴黎伦敦等大城市,要是放到大明的东南来,说一句毫不起眼,也是丝毫不为过。

    现在的东南数省虽然残破,可依旧能为大明的工商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市场,劳动力。

    再加上技术这个催化剂的存在!

    在拿下东南数省之后,大明的工商业可不就开始腾飞了吗?

    工商业腾飞之后,能为大明提供的税收,可不就是越来越多了吗?

    只是,虽然大明的税收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多,但朱宏煜还是有了别的想法。

    他想发债券了!

    以朝廷的信誉作为担保,发售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