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48章

作品:《争魏

    天下之事,何其难也。

    杜预也有些失落,“如此就不叨扰鲁公了。”拱手准备离去。

    杨峥却有些不甘心,这明明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你解决了时代的问题,就可以主宰这个时代。

    后世积贫积弱的华夏,伟人还不是以底层百姓之力推翻了三座大山?

    杨峥的脑子飞速转动着。

    历史上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屯田制在汉代就被启用,因此而得西域。

    发展到后来……

    “府兵制!”杨峥嘴里蹦出了三个字。

    鲁芝和杜预大惑不解。

    “兵农合一,划田为府,闲时训练出战,忙时耕种,不收任何税赋,若有战,则召之,士卒自备粮草军械集结!”

    西平不缺地,以地养兵,最大限度减轻护羌府的负担。

    田地就在那儿,不能分给雍凉百姓,不如分给士卒。

    这其实是缩减版的府兵制,也可以算是汉魏屯田制的加强版。

    将士卒养在田垄间。

    魏国屯田制则走偏了,屯田士卒苦不堪言,既要流汗,还要流血,耕种所得全部归官,一年到头白干一场,与奴隶相差无几……

    士卒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而杨峥的府兵制,则给了士卒大量的利益,刺激他们的积极性。

    当然,府兵制也有巨大问题。

    比如将来地盘扩大了,集结士卒的地方太远,一去一回,吃喝用度负担不起,也耽误了农时。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府兵制以后问题很多,但却非常适合西平的现状,兵多、地多、敌人多、底子薄。

    一个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存在两百余年的东西,肯定有其可取之处。

    制度可以一步一步改良。

    屯田制和府兵制也是经过诸多改进的。

    洪武大帝的卫所制其实也是变相的屯田制……

    破羌之战后的两三年,将是杨峥最宝贵的战略发展期。

    关键,你发展,别人也发展啊。

    别人还比你有钱、有粮、有人、有家底、有大量人才……

    这年头没有傻子,把别人当傻子,往往自己才是真的傻。

    不在制度上超越他们,实现弯道超车,以西平的现状,能混个吐谷浑出来就不错了。

    最大的可能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坐稳江山之后,不进伐吴蜀,统合关东关中先来解决自己这个后顾之忧。

    一个邓艾都这么吃力了,更何况是整个魏国!

    杨峥不敢保证每一次都能打赢。

    只要败一次,西平的各种矛盾也会浮出水面。

    鲁芝、杜预沉思之后,同时眼前一亮,“妙策!”

    鲁芝来回踱步,“此策可解西平目前之困局,兴云有大才也!如今新得金城郡,可试行府兵制!”

    府兵制,配以坞堡,简直是防守进攻的利器。

    被鲁芝称赞,杨峥老脸一红,这不是被逼的吗?

    西平若是失败了,别人或许投个降,发动个兵变,就能继续当司马家的官。

    自己被灭族是一定的了。

    下场不要太惨,司马父子灭三族这套,业务水平相当精湛熟练。

    而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孑然一身,有妻有子,还有忠心耿耿的部下。

    杜预道:“此策虽好,但中枢仍需常备一定兵力,用以快速应对时局!”

    杨峥点头道:“这是自然,亲卫营一万两千众常备。”

    府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已经够应对这个时代大多数的问题了。

    一万两千精兵,西平供养的起。

    鲁芝和杜预看杨峥的眼神中忽然带着一丝敬畏。

    杨峥有些不知所措,“此策还有诸多问题,可根据西平之现状,一一规范改进。”

    鲁芝拱手道:“将军放心,老朽定会详细揣摩。”

    杜预欣喜道:“既然养军不费钱粮,减税分田吸引雍凉百姓,亦可同时进行。”

    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口,没有人口再牛的制度也是白搭。

    鲁芝笑着点头。

    “府兵制就有劳鲁公,晚辈于西面收服几个羌部,去去就回,到时一起与鲁公揣摩此制。”杜预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文人都有一股钻研的劲头。

    杜预的功名心颇重,历史上最终还是投奔了司马家。

    要知道,当时很多名士在见识了司马家的面目和手段后,不愿为官,隐居竹林,竹林七贤就是这么来的。

    鲁芝忽然对杨峥拱手道:“属下向将军举荐府中一儿郎,可与元凯一同前去。”

    “哦?何人能得伯父举荐?”杨峥有些好奇。

    “周旨,虽寒门出身,但材武过人,临战而有智计。”一向很少夸赞他人的鲁芝居然夸起人来。

    这不是灭吴的前锋猛将吗?

    风起必会云涌。

    破羌之战,打开了杨峥的局面,四方精锐之士,自然纷纷来投。

    稍顷,一健儿被下人唤来,拜在杨峥面前,声音洪亮,“周旨拜见杨将军!”

    杨峥上下打量一番,此人年纪不超过二十,雄壮有力,而且还是出身寒门,杨峥大为欢喜,扶起他,解下腰间精制环首刀,赠与他,“好刀增豪杰,能得我伯父看中,必有过人之能,擢你都尉,于杜长史麾下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