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9章

作品:《争魏

    为保护他们的安全,还日夜分出士卒不间断的巡视。

    张特不在身边感觉就像少了一只臂膀。

    杨峥只能把青营的孩子们弄出来协助管理,忙碌了六七天,才将乱哄哄的羌人安顿好。

    冯琦像是嗅到了商机,不知从哪条地缝里面钻出来,望着羌人两眼放光,“杨老弟,这些羌人子女可卖与我否?”

    “你要他们作甚?”杨峥语气不善起来,其实不用想也知道他想干什么。

    “面相俊俏者一匹大马!”冯琦伸出一根指头。

    杨峥基本的节操还是有的,若是干出这种事情,今后怎么收羌人的心?

    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则不能。

    杨峥面色一沉,“羌人依附于我,视我为再生父母,父母怎会让他们妻离子散?此事无需再谈。”

    说完不禁感到脸上发热。

    虽然还没到再生父母的程度,不过羌人应该会感激自己。

    不感激也没关系,到时候一套强力的军事化管理,一手大棒一手红枣,迟早也会服服帖帖。

    冯琦咂了咂嘴,活像一只没有吃到苍蝇的蛤蟆,“杨老弟仁义!”

    杨峥一直也是这么觉得。

    这世道就是要又当又立。

    牌坊立起来,路子就多起来。

    “某正有一事找你,不知你手上有盔甲军械否?”

    冯胖子眼珠子骨碌碌的转起来,脸上瞬间就爬满奸猾之气,“只要杨老弟愿意拿羌人子女出来,什么都好说……”

    “我已经说了,羌人子女的事断不可行。”

    “这事就有些难办了。”冯琦两手一摊。

    “以你欠我的凉州大马折算,这样总行了吧?”这厮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目前军中羌马勉强能用,以后的主要对手是蜀军与羌人,都是山地作战,战马的作用没有那么大,盔甲才是大杀器。

    汉军凭什么一汉抵五胡?

    靠的是武勇,靠的是坚甲利刃!

    三千正军,一共也才七百多套盔甲,其中大部分还是皮甲。

    冯胖子的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了几圈,搓了搓手,“成交!”

    第九十章 威信

    “此次西行共迁回四千五百余羌人,城中羌七千三百人,汉两千一百人,賨七百七十人,氐三百六十人,胡两百一十人,共一万七百余人。”周煜统计完之后向杨峥汇报。

    “设立民营,各族杂居,按照军队编制,五户编为一伍,设正副伍长,十户编为一什,设正副什长,正伍长什长皆由残兵担任,副职由各族服从者担任。”

    商鞅变法,什伍既是军队编制,也是户籍编制。

    一人犯法,其余各家若不揭发,连坐之!

    “各族混杂,短时间恐难以成事。”周煜犹豫道。

    “你需要多少时间?”张特长处在军,周煜心思细腻,是最好的人选。

    “三个月。”

    “一个月时间。”杨峥竖起一根指头,“六百賨军交给你,快刀斩乱麻。”

    “属下遵令!”有了杨峥的支持,周煜的底气足了很多。

    “今后你就是民营都统,管理城中民事,过些时日,某再为你求个曲长。”

    都统是杨峥的官,曲长是朝廷的官。

    这是杨峥细思苦想好几天想出来的办法。

    前世看淝水之战,苻坚兴兵伐东晋,征富家子弟年二十以下者三万余骑,置少年都统一人领之。

    除了周煜的民营都统,还有张特的西河都统。

    不过现在,这官职只限杨峥、张特、周煜知晓,不能宣扬出去,不然会引来非议。

    周煜感激道:“将军提拔之恩,煜永世不忘。”

    杨峥又勉励了一番。

    人有了,但想完全转化为实力,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被迁回的羌人并没有完全心服。

    他们本就野性难驯,吃饱之后,有了力气,掉头就想跑。

    不过杨峥早有防备,汉军与賨军不间断的巡逻,一个都没跑掉。

    一百三十七名羌人被绑在枹罕正街的木桩上。

    这一次杨峥没有手软,带头者被斩首,协从者重打三十鞭子。

    十几颗人头滚落在街道上,羌人才开始变得敬畏。

    “这是第一次,只杀首犯,即日起,犯吾法令者,领吾剑!一人犯错,同伍如不揭发,皆连坐之!”杨峥厉声大喝。

    在陇西将近一年,羌人习性已然了然于胸。

    羌人散漫惯了,内部又极为团结,寻常手段根本没用。

    不止是羌人,汉民也有的是刺头。

    只能以强力手段威慑之,树立威信。

    威信、威信,先威后信。

    地上血淋淋的人头,被鞭笞者一声声的惨叫,让在场的羌人们眼神畏惧起来。

    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强迫,只要端了杨峥的碗,就要受杨峥的管。

    特殊年代,只能施以特殊手段。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

    鉴于这时代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杨峥在城中各巷道上立起木柱,上刻:不从法令者,斩!

    斩字还漆成红色,杀气十足。

    为了加强效果,杨峥令巡逻的士卒大声诵读。

    自此之后,羌胡各部果然听话多了。

    周煜推行什伍制受到的阻力也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