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12章

作品:《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内阁所驻文华殿。

    午门。

    六部。

    都察院。

    五寺。

    京城内外各坊。

    都有着一批奉旨归京的御林军将士,手持大明军旗,驰骋在各处宣讲辽左大捷,这就是崇祯皇帝要求的。

    大明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人心!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快点,把那批建虏真鞑的首级运来。”

    “这几座京观要筑好,别他娘的出差错了。”

    “动作都快点。”

    浑河畔的一处旷野,数以千计的御林军将士,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紧张的搬运着一车车首级。

    李自成骑在马上,见到眼前这一幕,下意识勒紧缰绳驻足观望,随行的一众人纷纷了勒马驻足。

    “李将军,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赶赴御驾中军所在吧。”王承恩轻磕马腹,朝李自成缓步走来,“皇爷在中军那边……”

    “这些京观,是崇祯下旨所筑?”

    李自成举起马鞭,指向不远处的京观,看向王承恩说道。

    “是。”

    王承恩眉头微皱,眼神不善的看着李自成,“皇爷说了,先前浑河血战,以童仲揆为首的大明英烈,不畏建虏凶悍,敢向建虏言战……”

    “走吧。”

    李自成情绪有些不对,出言说道。

    王承恩眉头皱的更厉害。

    驰骋在旷野之上,李自成目视前方,心情却很是复杂,回想起那一夜的明军,悍然向建虏发动的大规模反攻,一股绝望从心底涌出。

    太强了。

    太狠了。

    和建虏在辽南、辽左等地对峙交战,李自成不是没有打过硬仗,可是像明军的那种打法,他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以大规模、大范围的火炮攻势开战,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投入海量的参战军队,打一场战略反攻战。

    这在先前是不敢想象的。

    李自成甚至就在心里想啊,倘若他率领的辽东义军,与崇祯皇帝统领的明军交战,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尽管推演了很多次,可结果都是一样的。

    惨败!

    毫无争议的惨败!

    单单是明军发动的大规模火炮攻势,配合天上飞的热气球,李自成就想不出任何能抵御的办法。

    “陛下,接下来围绕辽左的收复战,各部出战的精锐之师,都无力组织起火炮攻势。”在李自成赶赴御驾中军之际,军机处大臣王在晋神情严肃道。

    “尽管说那一战,我大明完胜建虏,重创集结的建虏联军,不过各部储备的火炮、弹药等也基本消耗……”

    “建虏的主力精锐,已经遭受到重创,就算没有火炮攻势的加持,想收伏蒲河、抚顺、开原等地,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倚靠在帅椅上,“让朕觉得可惜的,是建虏奴酋黄台吉没有能将其擒获,不过影响也不是很大。

    这一战能收复辽左失地,御驾亲征的战略意图就算达成。

    遭受重创的建虏八旗,想恢复所谓的元气,再对我大明造成威胁,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战争是残酷的。

    往往一场战事的成败,就会扭转整个战局走势。

    就当前辽左的局势而言,大明已掌握绝对的优势和主动,一场围绕收复辽疆失地的追击战,已然拉开了帷幕。

    崇祯皇帝很累。

    为了这一战,他付出的太多了。

    “陛下,现在对我大明而言,建虏八旗固然不造成威胁,可是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却必须要解决了。”

    王在晋想了想,作揖行礼道:“毕竟建虏一旦被彻底驱逐出辽左,那李自成占据的城池和疆域,就会……”

    “这些事情,卿家就不必担忧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此事朕会解决,李自成已经在来御驾中军的途中,现在卿家就去坐镇前指吧,出战的各部精锐,还需保持警惕。

    围绕沈阳的这场战事,固然是大明取得了胜利,可是在失陷的辽疆没有完全收复前,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骄兵必败。

    大明在此前的一战,尽管彰显了赫赫军威,但是在建虏没有被完全驱逐前,还是要把该做之事做好。”

    “臣遵旨。”

    王在晋忙作揖应道。

    就在此时,王来聘挎刀走进帅帐,看了眼王在晋,快步走到御前,神情恭敬的作揖行礼道:“陛下,李自成帐外求见。”

    “宣。”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辽左的阶段性战役结束,建虏八旗遭受到明军重创,对于崇祯皇帝而言,围绕辽左的后续部署,也该逐一明确下来。

    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就是关键之一。

    “李自成……拜见大明皇帝!”

    “免礼吧。”

    看着卸甲的李自成,倚靠着帅椅的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对于李自成,他还是很欣赏的。

    “辽左的战事,也算是明朗了。”

    崇祯皇帝撩袍起身,朝帐内所摆战争沙盘走去,“此役建虏八旗的大批精锐,包括建虏的所谓贵族、将校都战死沙场。

    尽管说黄台吉这个狗奴才,侥幸逃脱了战场。

    不过影响也不大了。

    李自成,你可想过辽东义军的未来?是打算归顺大明呢?还是说继续保持独立呢?这个选择权朕由你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