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72章

作品:《旅明

    再往下,是用硬笔蓝墨水写就的简体字目录:《近期武汉地区社情/敌情汇编》。

    括号:乙种文件,仅限内部人士调阅。

    南望,帝国情报系统新晋高级情报人员,新任武汉站站长。

    ……

    在这之前,于迷雾中摸索行路的穿越者,对于大战略方面的构想,是随着时局变化而不停改变的。

    按照真实历史,明王朝会在9年后的1644年崩溃倒塌。崇祯皇帝本人,也会在1644年破城后上吊自杀。

    之前的穿越势力,原本也是打算衔接历史流程,在1644年“顺势接棒”,建立新王朝。

    然而穿越8年以来,穿越众一天也没有停止工业化的建设。

    现如今,随着南方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肌肉日益膨胀的穿越众高层,在看过近年的gdp数据后,赫然发现:老子们等不到9年后了,1644年太遥远。

    就像主席当年在西柏坡一样。一开始预计五年时间打败对手,结果辽沈战役之后形势大好,旋即把解放全国的时间提前到了三年。

    于是,穿越众对于大局方面的战略又一次修改,“大燕国提前取代大明国”,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前取代呢?

    答案是:加速推动历史进程。

    如何加速推动历史进程?

    有关于南望的这一次任命,就是这个大战略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情报总局原本的规划中,至少在1635年这个时间点,是不打算设置武汉站的。

    原因之前说过,鞭长莫及。南京站都搞不清爽,再设置武汉站意义不大。

    可是随着上层战略的改变,武汉站一夜之间变成了重点项目,得到了巨量资源投入,其中也包括了南望团队本身。

    距离武汉最近的南京站,在这个大战略决定后不久,就开始转移日常工作重心,全力搜集武汉三镇的情报——方方面面所有情报都要有。

    随着时间推移,到南望上任这一天,情报数量已经积攒了很多。在如今电报机核心零件还不能“进口”的情况下,这么多的情报势必不能电讯传播,所以南望正好去地头阅读。

    这也是南望团队今天被安排在钞库街的原因:情报都在这间书房里。做为即将上任的站长,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关于武汉三镇的各种实时资料。

    从翻开书页这一刻开始,南望就进入了阅读情报的状态。如此直到掌灯时分,草草用了晚饭,南望继续挑灯夜读,直至次日天明。

    第二天一早,用功了一夜的南望拉开书房门,将周乙他们几个喊过来:“这些我都按密级分类了,你们按级别阅读。之后,所有资料要陆续运往武汉备查,由机要科掌管。”

    “是。”

    南望一行人在钞库街逗留了五天时间。

    这其间,份属两个情报站的人员,严格遵守了“敌后”保密条例规定。南望团队并没有像在南方一样,和南京站同行见面。除了日常安排行止的联络员之外,也只有南望本人,在约定好的时间化妆出行,单独和现任南京站站长鲁成在某个茶馆会面,私谈了一番。

    1635年4月初,南望团队登上了早已修整完毕的东广福号,告别了六朝古都,踏上了此行的最后一段航程。

    一路上走走停停,长江中段沿途各重镇,包括铜陵安庆九江黄石在内,南望都有下船歇息,感受过当地的风土人情。

    如此直到4月底,东广福号才终于走完了这上千公里的水程,绕过了长江中部最宽广的大湾道,来到了大武汉。

    明末的大武汉地区,后世熟知的武汉三镇已然成型,分别为夏口、武昌和汉阳。

    夏口镇就是后世汉口的前身。由于优越的沿江地理位置无法取代,早在三国年间,这里就是军事重镇。而到了明代初年,夏口镇得到了商业上的自然开发。

    时至明末,两百年承平时期,“新建”的夏口镇已经发展成为了长江中游最重要的水运枢纽。“九省通衢”一词,其实在这个时段,就是单指夏口镇。

    而南望早在出发之前,就根据一些背景资料,将武汉站总部指定在了夏口镇。

    道理很简单:武昌在江南,兼且是省城所在,各路巡抚、总督、总兵多驻武昌,不便施展。

    汉阳也是同理。老州府各种牵扯羁绊,不如新镇“宽松自在”。

    最终,在1635年4月30日这天上午,东广福号停靠在了老式的夏口镇码头上。

    这一刻,终于抵达事业开端的周乙,满脸踌躇之色。

    反倒是南望南老爷,大约是思虑太过的缘故,反倒表情沉稳,毫无波澜。

    在繁闹的夏口码头候到正午时分,两个面像普通的中年汉子寻上了船。

    南望见到这二人,毫不奇怪:“黄忠,房延孝,你二人来了。”

    两个中年汉子躬身抱拳行礼的同时,脸上露出了找到组织的激动神色:“科长,可把您老给盼来啦!”

    “嗯,辛苦你们,这么快就找了过来。”

    “不辛苦不辛苦。属下按照约定,每日午晚二时都会上码头瞧瞧。”

    “很好,现在给我介绍一下情况,看咱们什么时候上岸。”

    第651节 落脚

    任何大型行动,事先肯定会有探路尖兵,这是常识。

    之前虽然没有武汉站,但是情报总局既然在南京设了甲种大站,那么上游重镇也不可能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