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96章

作品:《重生北魏末年

    少女并非薛虎儿、张末所猜测的孙腾妻女,只是一个刚进门的家妓,他们翻进来的院子也是家妓们的住所。

    家妓,顾名思义,就是设宴时拿来宴客的女子,身份卑贱至极,连妾都称不上。

    少女也是新近卖身进的孙府。

    呼喊声引来了奴仆,还不等薛虎儿、张末追上少女,赤手空拳便被一群奴仆捉了起来。

    正当两人万念俱灰的时候,少女一句话却让他们又看到生机:

    “快将这两个贼人送给家主。”

    少女也有自己的心思,如今她刚进府,还是完璧之身,若是凭着相貌能让孙腾瞧上,得一个侧室的身份,无论如何也好过当一名家妓,用来待客。

    少女其实也是显贵出身,是高阳王元雍世子元泰的庶女,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元泰死于河阴之变,如今高阳王的爵位被少女的嫡亲兄长元斌所袭得。

    元斌将庶出的姊妹赶了出去,无论怎么哭求认亲,都被拒绝,只能流落在外,凄惨度日。

    最终卖身进了孙腾府上,她从来不甘心做一个家妓,侍妾侧室才是她的目标。

    少女名叫元玉仪,与她一同被赶出家门的姐姐名叫元静仪。

    府中的吵闹也惊动了孙腾,他出厢房查问的时候,薛虎儿、张末听见众人唤他家主,急道:

    “孙司徒,我等是为人送信而来,并非贼人。”

    “既是送信,为何不走正门,反要翻墙。”

    孙腾当然不会相信。

    薛虎儿也不能说担心被高岳在府外的眼线望见了,只能寄希望于那封书信:

    “我等真是来送信,信还在那位姑娘手上。”

    说着将嘴努向元玉仪。

    孙腾将目光移去,一见之下,大为震惊,自己府上什么时候多出了这样一个绝色。

    一时不由心猿意马。

    元玉仪见孙腾看向自己,赶紧把信递了过去。

    哪知孙腾一见文字,面色大变,这让元玉仪大为讶异:难道……那字真是大将军的?

    元玉仪感觉自己对于大将军的幻想破灭了。

    但这不是当下最重要的,眼下自己似乎闯了祸。

    孙腾自看到信封上的字迹,哪还顾得上心里那点淫邪之念。

    他赶紧让人为薛虎儿、张末松绑,交待谁也不许离开这个院子,便带着薛虎儿与张末回房商议。

    而另一头,高岳的亲信幕僚赵元亮没有将其劝动,心有不甘之余,打算干脆自己为高岳做选择。

    他找来另一名高岳的亲信幕僚张崇,将如今的局势分析一番后,对张崇说道:

    “高氏猜忌甚重,而主公手握十万兵,进则权倾天下,退则一身不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我俱死矣。如今主公碍于兄弟之义,不愿举事,正是你我为主分忧的时候。”

    那人闻言深有同感,一旦错过这次机会,以高欢、高澄父子的猜疑心,高岳只怕要被闲置,他们这些亲信幕僚还能有什么前途。

    而一旦高岳进位,他们就是未来的孙腾、司马子如。

    “君以为我等应当如何行事?”

    张崇明知故问道。

    赵元亮靠近张崇,附耳道:

    “联络主公部将,屠尽渤海王府。”

    张崇闻言双目一亮,只要自己等人屠尽渤海王府,主公再是顾念高欢情义,也必须在晋阳举旗建义。

    因为哪怕将他们交出去,也不足以平息高氏怒火。

    高岳只剩叛乱这一条道走到黑,叛乱需要他们的辅佐,更不可能加以治罪。

    至于高岳的部将会不会干?

    自己想当孙腾、司马子如,难道他们就不想做窦泰、斛律金这样的大将?

    许多时候,到了一定位置,即使你不愿意,手下人为了自己的富贵,也会被推着一步步往上走。

    赵匡胤除外,他真的是自愿。

    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岳

    孙腾收到高澄的书信后,表现得很谨慎,他没有再去联络高乾、封隆之等汉人士族。

    在他看来,只有自己这些跟随高欢起家的鲜卑老兄弟,才靠得住。

    但这样的人大多数都已经被外派地方,担任刺史,协助高欢统御四方。

    如段荣、娄昭、厍狄干、蔡俊等人。

    剩下的另一小部分人也被高欢带去西征,毕竟战前信心满满的高欢根本没有防备会经历这样一场大败。

    他要是未虑胜,先虑败,也不至于输得这么儿戏。

    而高乾、封隆之等人为了将他们这群鲜卑勋贵排挤,完全有可能支持高岳。

    高氏曾在河北括户六十余万,是在士族身上割肉,这也是孙腾不敢联络他们的原因。

    偌大的晋阳城,孙腾觉得谁都信不过,但高澄却在信里为他指明了一个可以相信的人选,高归彦。

    高岳与高欢是同祖父的堂兄弟,高归彦则要远一点,是同曾祖父的族兄弟。

    高归彦是名私生子,由其父高徽在长安时与一名王姓妇人私通所生。

    高欢进入洛阳掌权后,命人将时年九岁的族弟高归彦从长安接来,交由堂弟高岳抚养。

    对于高岳、高归彦这两族兄弟之间的矛盾,孙腾也有所耳闻。

    高岳对高归彦非常刻薄。

    但毕竟是五年的养育之恩,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重,年幼时的高归彦,孙腾也见过,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