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2章

作品:《[红楼同人] 逆转红楼之黛玉不还泪

    宋夫人也是心知肚明,她见到黛玉,恭敬的施礼态度却不卑不亢。

    “林大人,乃是我女子之中的楷模,我一直想要见你一面,可惜大人事忙,终是未曾。如今再见,却已物是人非。”宋夫人眼神之中带着唏嘘,她将刚刚给琉璃所见的账本取出,双手捧着送到黛玉面前。

    “我知道贵人事忙,也不敢太过,让林大人劳神,这是账本,这第一页所夹着的,便是来往官员的名单。

    第一名便是我家夫君的主子。”

    说到主子二字,宋夫人的语气中有些许的讽刺。

    显然是并不认可,黛玉并未多言,只是微微颔首,随即翻开其中。

    这一本账本比黛玉想象中的更要全面,其中不但记录了年月日时、金额、人员,更是记录了那些受苦女子的下落。

    如意坊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家做正当生意的绣坊。然而一切都从九年前开始改变。

    黛玉一边看着账本,一边和自己的记忆相互映照。如意坊的发家和徽宝阁有几分相似,不过徽宝阁要更加明显一点。

    如意坊开始平平无奇,直到大约七八年前,这才异军突起。

    三年前得到内务服务的青睐,因此如意坊也成了京城的上等绣坊。

    按照这账册上所记的时间,竟是一一可以对长。

    黛玉的脸色难堪至极,这一本账本太明白了。

    明摆得让人忍不住遍体生寒,一个不过是每月几十两银子进项的绣坊,就靠着那些被拐骗哄来的绣娘,一步步的竟走到了皇商的位置。

    更甚者,被宋司道当成尽献之物送给了大皇子,让大皇子用良家女色来侵蚀拉拢。

    若非还有一丝理智存在,黛玉几乎想要将这账本撕碎,这哪里是账本,这分明是满满血泪。

    单凭此项,大皇子不堪为帝。

    这上面记录的最大的女儿年仅十八,最小的还未及笄。而且上面的姓名,最多的不过出现了三四回,再就未曾得见。

    这些女儿最终的归宿,黛玉根本不敢想,她的指尖都在颤抖。

    “宋夫人今日过来,并不是为了送账本,而是检举三皇子吧?”水豫宸目光冷肃,看着宋夫人的眼神,带着几分冰冷。

    对于宋夫人这种行为,他并不觉得如何,但是他不喜欢对方拿玉儿当筏子。

    这种东西很明显,绝对不会是宋司道自己所书写的。因为这上面太一目了然,无论任何人拿到这个,都会是一柄利器。

    这本账册之上有不少人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甚至一位阁老都牵扯其中。

    所以这种东西绝对不可能,会落在一个普通的女子手中,即便对方是宋司道的妻子。

    这世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事情太多。

    宋夫人将东西拿出来可能是自己的意思,但是这东西能够到她手上,就不知道是谁的意思了。

    水豫宸的脑海中闪过一个身影,他有些烦躁的揉紧眉头。

    “还不从实说来,以宋司道的所作所为,你的独子想要科举,已然没了指望,但是孙辈可还是有些指望的。”

    黛玉此时已经平静下来,她装作不经意的勾勾小指,提醒水豫宸莫要一时情绪激动。

    果然她这话说出口之后,便见宋夫人神色微动,显然是有所触动。

    黛玉也不强逼,只是淡定地看向对方。不过片刻,宋夫人的额头便满是汗珠,最后她咬紧牙关,到底是跪在黛玉面前。

    见到对方如此,黛玉立刻起身侧转,并不受她的礼。

    “你本有诰命在身,乃朝廷命妇,怎可如此拜我。”黛玉皱起眉头,隐隐有几分恼意。

    宋夫人身上有朝廷的敕封,在品阶却是要比黛玉如今高那么一丝。

    黛玉如今步入官场时日日久,越发地行事老辣,又怎会在这种小处授人以柄。

    宋夫人已经到这等地步,竟还是妄想用这些招式,未免让人厌烦,当下脸色越发地冷淡。

    那宋夫人还有几分自知之明,眼见的黛玉如此,知道自己已然讨了厌烦。

    如今自家的性命都攥在对方手上,宋夫人少不得也将心思压住,老老实实回答。

    “也不怕您问,这名单我是知道,我家老爷素日藏在何处的。但这账本的确并非是老爷房中之物,而是有人送了纸团告诉我们去何处取,这才得了来。”

    宋夫人不敢再自作聪明,便将事情和盘托出,原来宋司道被带走之后,家中如同天塌了一般。

    众人皆是惶惶不可终日,也亏得宋夫人有几分思量,趁着水豫宸没有去查抄书房,赶忙先行过去搜索一番。

    素日里因她们感情尚好,因此宋夫人也是曾经见过,宋司道的些许秘密。

    此时,她来到书房喝退众人,第一件事便去暗格取出其中的信纸。

    当初宋司道曾经说过,若是有朝一日他出了事,便用这张纸按图索骥,总可以找出个保他之人。

    此时宋夫人自然牢牢记住这话,她将盒子抱在怀中细细地查看,见那里的名单仍在,这才长出一口气。

    然而却未曾想到,就在此时,不知为何,一个纸团竟然打在她的头上。

    她仔细瞧看四周却并无痕迹,就当宋夫人茫然不解的时候,忽然发现那纸团上面也有墨痕。

    “就是这一张纸,那上面写着让我取出来这本账册,然后将账册交给林大人,没有其他的要求,只求不耽误子孙科举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