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3章 以缭代韩

作品:《回到大秦送温暖

    缭抬头看了陈子安一眼,心想连秦王身边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自然不敢大意,不拿出点真本事,恐怕难以在人才济济的秦国立足。

    “大王,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自然是天下无敌,六国诸侯就如秦国的郡县之君,谁也不敢单独对抗秦国,大王若想消灭他们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费力气,可倘若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那就胜负难料了。”

    缭说到这里,目光闪烁,观察着秦王以及身边的陈子安和李斯。

    陈子安淡然一笑,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这个问题并不新鲜,秦国这几年埋头苦干发展农业,没有向周边诸侯动武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对付六国联军。

    这正是秦国向诸侯动武之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秦王正担心的问题。

    以往秦国对付诸侯的合纵,无非就是连横,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强大到足可以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家。

    一旦秦国对任何一个诸侯下手,其他的五国诸侯都有兔死狐悲之感,立即抱团取暖形成合纵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很难找到连横盟国,若是再用过去连横破合纵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秦王沉思道:“缭贤士,以你之见,此事该如何破解?”

    “大王,六国合纵不过是为了自保,要破解他们并非难事,只要大王不吝钱财,买通六国权臣乱其政,让其君臣失和,人心溃散,大王再以武力攻伐,六国联盟就如泥墙遇水,一盘散沙,必溃也!”

    秦王点了点,缭的建议也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李斯也在做这件事情,只是过去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是太大。

    现在秦国要集中全力,给六国最后一击,这就要在收买奸细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

    但是李斯身居廷尉要职,不能全力投入,现在需要派遣大量的细作,携带重金进入六国进行游说、散步舆情、刺探情报、收买权臣。

    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个专人来负责这件事情,赢政见缭深暗此道,心里很是高兴。

    “缭,寡人封你为国尉,专事收买六国权臣,瓦解六国合纵,为我大秦一统天下做前导!”

    “诺,臣遵命!”

    缭连忙向秦王拱手谢恩,其实国尉就是秦国的太尉,这个职务表面上是主管军事,但是秦国高度集权,军权全在君王手里,导致太尉一职有名无实。

    这职务蒙骜做过,王翦也做过,现在轮到缭了,缭做了国尉之后,以官名为姓,人们就称呼他为尉缭。

    以前的太尉基本就是个虚职,没有任何权力,但是尉缭做了太尉之后,就成了秦国情报网络的当家人,专事针对六国的特情工作。

    缭尉和李斯退下后,嬴政看着尉缭离去的背影沉思良久,转过头对陈子安道:“子安,你觉得此人如何?”

    陈子安对尉缭的了解只是通过史料拼凑起来的一个人物,初次见面只是觉得此人有些诡诈,一时难以定论,于是就摇了摇头。

    “此人和李斯不同,虽贪富贵,但生性诡诈,保命胜过一切,且看看再说吧。”

    赢政点了点头,心想此人的确有些诡诈,若是用在收买六国权臣的心术上,倒也合适。

    ……

    尉缭上任后,秦王对他采取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一次性从国库调拨十万金饼,让他去收买六国权臣,离间六国联盟。

    尉缭有两名亲信弟子,一名叫聂成,一名叫王敖。

    师父当了官,这两名亲信弟子自然也得到了重用,尉缭让他们拿着5万金饼,以商人的身份秘密潜入楚国,和潜伏在楚国当地的细作接头,开始收买楚国的权臣。

    在六国诸侯之中,楚国势力是最为强大的,此刻楚国的君主考烈王已卒,顶梁柱春申君也死了,年幼的太子熊悍继位,国内局势不稳,正是对楚国离间的好时机。

    尉缭的两名弟子,伪装成秦国的商贾,将秦椒(不是辣椒,是关中产的花椒,那时候不叫花椒,而是叫秦椒)等香料用马车运往楚国,以通商为名到楚国进行间谍活动。

    尉缭除了提出糖衣炮弹瓦解六国联盟,还提出了一些军事建议,提出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避免秦军为了斩首邀功残杀无辜,屠城泄愤,激起民愤会增加统一难度。

    秦王对尉缭的建议很是欣赏,并传令三军严格执行,但是秦国是执行多年军功制的国家,这项政策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同时他对秦军的阵法也做了改进,提出士卒有内向,有外向;有做阵,有立阵;这样的阵法错落有致,便于指挥。

    在作战方面提出了十二必胜之道,作战时要求将士为将忘家,逾限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

    一心要将秦军训练成舍生忘死,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铁军!

    守城时,提出一丈之城,十人防守,千丈之城,守兵一万……

    尉缭的确在军事很有造诣,提出了从士卒训练、作战、防御,列阵等一整套军事机制,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秦王的大力支持。

    且按照他的建议开始训练三军,这时候的尉缭不仅是秦国情报网络的当家人,还是三军总教头,秦王对他是言听计从,出尽了风头。

    尉缭也踌躇满志,沾沾自喜,心想秦国一旦开始征讨六国,自己必然三军主帅,到时候平天下、灭诸侯,天下富贵任意取之,自然会成为秦国的三公重臣!

    李斯见秦王很是满意,暂时忘记了韩非,心中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很清楚,尉缭不过是个将帅型的军事人才,韩非是治理天下的辅君智囊,两人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自知和韩非相差甚远,虽然同出于法家,并且都是荀子的弟子,但韩非吸收道家、儒家、墨家之长,集法家于大成,而他只不过学了个皮毛而已。

    一旦秦王得到了韩非这个人才,必然会将他弃之如敝屣,还好,有了尉缭这个人才,秦王暂时被忽悠住了,忘记了韩非这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