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7章 滑膛枪齐射

作品:《工业帝国系统

    李晓的侦骑在大凌河北岸夺得了优势,屏蔽了清军侦骑的查探,使得清军侦骑无法接近,无法探查到李晓部队的行踪,这点很重要,清军侦骑总算是体会到了明军侦骑痛不欲生的感觉,打又打不过,但是又不能不打,所以很痛苦。

    侦骑探查到附近的村庄情况,然后纷纷回来汇报,李晓就让人画出了地图,在地图上标注村庄的位置,经过精心的选择,李晓选择了一处西北边的村庄作为突破口,这处村庄有清人两百多人,还有几百名明国的百姓作为奴隶,负责耕种附近一大片区域的土地。

    这种奴隶制的模式虽然不先进,但是由于清朝的上层人物管理能力更强,所以可以收到足够多的赋税,能够让清人脱产,不断锤炼自己的马术和弓箭技巧,这就是清朝的优势,在面对孱弱的明朝的时候,可谓是战无不胜。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奇才李晓,李晓的领地里工业产值很大,粮食不缺,士兵们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实力十分强大,装备更加精良,足以让清朝人羡慕。

    李晓带着几百人的部队趁着夜色渡过了大凌河,他这次动用了二十艘的内河炮艇,每次可以运送六百人,只要两次就可以将所有的士兵运到了对岸。

    这些人都带着一人三马,机动性极强,他们策马疾驰,朝着选择的村庄冲去。

    由于附近清朝的侦骑少,所以没能及时侦察到李晓部队的动向,李晓的部队在三天之后来到了村庄的外面,他们趁着黎明的时刻发起了攻击,几百人的士兵策马冲入了村庄之中,攻击看到的任何清国人。

    清国人匆促之中展开了反击,但是被轻易碾碎,两百多个清国人纷纷被杀死,解救了几百名的明国人奴隶,李晓的士兵将村庄付之一炬,烧成了一片白地,然后他们带着明国人的奴隶返回了大凌河的南岸。

    此举激怒了清朝,清朝派出了上万人的队伍搜索李晓部队的下落,只可惜他们慢了一步,李晓的部队已经脱离了战场,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之中。

    看似这样的偷袭没有太大的战果,但是效果是明显的,清国人知道距离边境线五天路程的村庄都不安全了,所以他们只能让村庄后撤,撤到安全的区域里去,导致了清国人的实力减弱。

    一次偷袭成功,让冯素十分鼓舞,他希望李晓可以再接再厉,但是李晓知道偷袭只能偶尔来一次,不能过多,过多很容易被清军抓住自己的尾巴,随后调集重兵围攻,李晓不希望自己面对大量的清军围攻,那样他的士兵们会撑不住的。

    所以,这次的偷袭告一段落。

    冯素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接受李晓的决定,李晓可是最强大的部队,所以冯素也不敢无礼相对。

    清朝经过事后的调查,根据间谍发回来的情报,终于确定了偷袭村庄的部队是李晓的部队,所以清朝打算加以报复,清朝派遣两千人的部队渡过了大凌河,然后昼伏夜行,朝着平安堡的方向攻击前进,希望报复李晓。

    两千人的清军绕开了沿途的明军堡垒,来到了平安堡外围,清军的侦骑立即遇到了强悍的李晓侦骑,双方展开了大战,李晓的侦骑自然是大胜几场,让清军的侦骑感到了痛苦。

    李晓接到情报之后,立即察觉到了这有可能是清军的报复行动,所以他下令各地的百姓躲入城堡之中,各地城堡的守军做好准备,准备迎接清军的袭击。

    两千人的清军队伍来到平安堡东北边的一个城堡之外,这里的城堡是棱堡,周长1800米,里面居住了两万人的百姓,城头上有四百人的士兵在守卫。

    城堡里的士兵点燃了烽火,然后派人向李晓求援,李晓带着一千人的骑兵赶过来支援了。

    清军看到自己的偷袭失败了,只好在野外的田地里发泄自己的怒气,他们开始破坏任何见到的东西,但是这于事无补,无法对李晓的领地造成重大的伤害,清军感觉十分痛苦。

    李晓率军来到城堡之外,没有立即冲过去与清军交战,毕竟清军的人数是他的两倍之多,李晓采取了谨慎的防守策略,在城下布阵。

    清军尝试着发动了冲锋,希望能够击溃李晓的部队,挽回一些面子。

    城头上,十八磅的雷音炮发出了响亮的轰鸣,高速飞行的炮弹打在了清军骑兵的阵列之中,登时造成了八道鲜血之路,凡是挡在炮弹前面的东西,例如马匹和人体,都被纷纷打碎,红色的鲜血和残肢飞舞落地,伤兵发出凄惨的惨叫声,让人听了心头发慌。

    清军挨了两轮的炮击,冲到了距离六十米的地方,李晓的一千人部队之中,有八百人手持隧发滑膛枪射击了,猛烈爆炸的黑火药推动米尼弹向前,米尼弹高速冲出了枪口,朝着敌人飞去,米尼弹撕开了敌人的铁甲,射入了敌人脆弱而又柔软的身体之中,有两百多个清兵受伤倒地了。

    这个结果吓了清军的指挥官一跳,这还得了,一下子就损失了两百多人,打仗没有这样打的,李晓的部队的犀利超过了清军的想象。指挥官咬牙切齿地痛恨,但是他不敢就此退兵,如果他就这样回去了,免不了受到重罚,所以他吹号角命令士兵继续冲击,希望可以靠肉搏战击溃对手。

    清军射出了弓箭,但是被李晓的士兵的盾牌和板甲挡住了,弓箭虽然射速高,射得准,但是威力小,无法轻易破甲,这就是弓箭与隧发滑膛枪的区别所在。

    一千八百人的清军朝着李晓的士兵冲去,李晓的士兵前排竖起了盾牌,后排伸出了长矛,密集的长矛仿佛刺猬一般,让人无从下嘴。

    清军冲到阵前,看到没有机会,只好纷纷下马,手持大盾牌和长矛、大刀、狼牙棒等兵器,朝着李晓的士兵攻击而去。

    李晓的士兵排成了一个半圆形,身后是城墙,他们正在与清军肉搏战斗。

    清军的前排很单薄,只有两列,后面的士兵站在二十米开外,这是为了预防李晓的手榴弹攻击。

    李晓的士兵并不害怕肉搏战斗,他们纷纷用长矛去捅刺敌人,将一个个清兵刺伤倒地。

    在城墙上的李晓士兵有四百人,他们纷纷用隧发滑膛枪攻击清兵,清兵竖起了盾牌遮挡,由于米尼弹是铅弹,比较软,穿透力不足,所有无法击穿清军的盾牌。

    李晓看到了这一幕,心想回去就要好好地改造米尼弹,尝试用好钢来制造弹头,希望提升穿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