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4章 日本航线

作品:《工业帝国系统

    在盖伦战舰上当水手的人们比商船上的水手又多了几分惊讶,战舰上的十八磅火炮都是用铜芯钢体制造的,不仅轻便而且射程远、威力大、准确性高,使用过的炮手都是十分的惊讶,惊讶李晓竟然可以用钢来制造火炮,这可是大手笔啊!

    要知道现在钢材可是很昂贵的,而且产量低,有钱都未必能够买得到。

    能够用好钢来制造火炮可是十分令人惊叹的事情。

    李晓来了之后,四艘船只都做好了准备,装上了满满的商品,还有食物和清水,然后四艘船只就出发了,朝着登州驶去。

    四艘盖伦帆船在海面上疾驰,借着侧面的东北风,风帆鼓足了劲,船只往前破浪行驶。

    经过了三天的行驶,四艘盖伦帆船逐渐接近了登州,此时的登州还有水师在巡逻,水师的船只都是老旧的两百料的小船,他们看到迎风驶来的四艘巨大的盖伦帆船,心里十分惊讶,到底是谁竟然开着这么大的帆船?

    登州水师的船只不敢上前拦阻查问,远远就避开了,开玩笑,如果上前盘查,说不定发生什么冲突,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的船只撞得自己的船只散了架,那就倒霉了。现在这种时候,胆敢在海上开船贸易的都是狠人,得罪不起啊!

    李晓的船队在登州靠岸补充了食物和清水,顺便让水手们上岸放松一下,要知道出海的日子十分辛苦,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而且精神压力很大,如果遇到海盗,还需要水手们奋力厮杀,所以水手们的收入都很不错,如果收入少,就没有人愿意冒险出海了。

    收入不错的水手每到一地都要上岸放松,喝喝酒,聊聊天。

    经过了修整之后,李晓的船队继续出发,穿过大海,直接来到了朝鲜的王京,他们这次出海使用了六分仪测量维度,然后用大钟测量船只的速度,然后计算出行驶的路程,据此计算出经度。

    有了经纬度,自然可以判断自己身处何处,不至于迷失了方向,他们顺利到达了朝鲜的王京。

    这种十分便捷的判断方向的方法引起了船员们的震惊!

    上次李晓来这里,已经与几个朝鲜商人合作出售自己带来的货物,这次来依旧是找到了他们,但是几个朝鲜商人纷纷抱怨货物太多,导致卖不起价钱,毕竟货物多了,竞争自然激烈起来,只能降价出售。

    李晓知道这是必然的,所以他对于开辟日本航线重新提起了兴趣。

    在朝鲜王京,李晓向商人们出售了一船的货物,还有一船的货物,李晓打算带到日本去出售,这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避开可能存在的海盗,李晓让船队驶向了大海,他打算穿过远洋海面,直接到达日本的博多港。

    这种十分冒险的做法,引起了船员们的顾虑,只是大家经过了实际的操作,知道了李晓的办法是有效的,所以船员们才不至于激烈反对。

    船队驶到了远洋海面之上,朝着博多港前进,经过五天的路程,船队顺利到达了博多港之外,远远看到陆地的船员们纷纷发出了欢呼声,他们兴奋啊!

    从此他们就可以说自己也是出过远洋的船员了,这可是一笔十分重要的资历。

    船队慢慢靠近了博多港,有日本的官吏上来询问来意,然后指引船只靠岸。李晓让人给了他们贿赂,他们的态度就好多了,开始详细地介绍博多港的情况,李晓也喜欢听一听,就拉着他们一起喝酒去了。

    众人在博多港的一个著名的酒屋里喝酒,李晓让人点了一大桌子的美味和美酒,倒是让接受了贿赂的几个日本官吏感到十分的不好意思,不仅收取了对方的贿赂,还让对方请客喝酒。

    此时的博多港是一个大港口,经常有明国商人、荷兰商人、葡萄牙商人来贸易,由于日本人与明国商人比较相似,所以双方的关系更好一些,导致了很多的明国商人在日本定居了,从事海贸生意。

    荷兰商人和葡萄牙商人经常向日本人传教,导致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日本人与原有的信仰本地宗教的日本人之间产生了矛盾,所以主导日本国事的德川幕府正在考虑禁止荷兰人和葡萄牙商人来日本进行贸易。

    这个消息对于明国商人来说是好消息,意味着他们可以垄断利润丰厚的日本航线。

    此时到日本贸易的有两种明国商人,一类是从明国的北方港口出发,第二类是从南方的明国港口出发,双方之间存在竞争,但是也有合作。

    此次来日本贸易,李晓也是冒了风险的,他当然希望能够大赚一笔,如此才对得起他的冒险。

    由于此地有很多的明国商人居住,他们充当了明国商品的分销商,负责将明国来的商品贩卖到日本各地。

    此时,明国来的生丝、丝绸、瓷器、书籍、杂货等货物十分畅销。

    虽然李晓带来的商品并非以这些为主,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商品的魅力,完全可以征服日本人。

    李晓从几个日本官吏的口中询问哪一个商人比较诚实守信,几个日本官吏就给出了答案,一个名叫秋田山的明国人做生意更加诚实守信,此人原本是明国人,但是在日本定居之后,自然要入乡随俗取一个日本名字,所以他就取了秋田山这个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李晓就带着三十多个水手拿着礼物去拜访秋田山了,秋田山的商馆位于博多港的港口区,这里四处都是来自各地的商人,有红毛绿眼的西洋人,也有穿着长袍的明国商人,还有剃着月代头的日本商人。

    李晓来到秋田山的商馆之外,就让一个水手进去通报一声,呈上自己的拜帖,仪式感十足,李晓相信这样秋田山会更加愿意见一见自己。

    秋田山接到了李晓的拜帖,果然十分重视,亲自出来迎接。

    秋田山是一个略微肥胖的中年人,脸上赘肉颇多,有双下巴,肚子高高凸起,他穿着日本本地的服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生活优越的日本人一般。

    “秋田老板,冒昧前来拜访,请多多包涵。”李晓十分客气地说道。

    秋田山忽然一个深深的鞠躬,他说道:“贵客来访,我不胜荣幸,请进来坐下喝杯茶吧。”

    当下两个人并肩走入商馆之中,坐在大厅里喝着仆人送上来的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