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2章等待命令

作品:《大明:郭嘉的萨尔浒之战

    傅远师我要冲上前杀敌,却被耿虎拦住了,“傳游击,已经挡不住了,就算冲过去,也只是徒送性命而性。”

    傅远师猛地转头看着耿虎,冷哼一声,“你我皆食朝廷俸禄,岂可贪生怕死?”

    耿虎摇了摇头,“傳游击,我不怕死,但是要死的有意义,我们现在立刻退兵,还能重整兵马。

    否则,这一战恐怕要全军覆没呀!”

    听闻此言,傅远师不由一呆,转头看着正在溃败的明军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为什么会这样?”

    耿虎苦苦哀求,“傳游击,还是赶快走吧。”

    傅远师咬了咬牙,“立刻传令下去,撤兵。”

    明军退走,建奴骑兵路追杀,一直杀到天黑,这才收兵。

    傅远师率领残兵跑到山上,这才逃过一劫。

    ……

    傅远师坐在篝火旁边,呆呆的看着燃烧的火焰,心中一片黯然。

    耿虎从一旁快步走过来,“傳游击,李总兵已经传过来消息,他正在想办法找河浅的地方渡河。”

    傅远师从沉思中被惊醒,嘶哑的声音说道,“有没有派人给沈阳城送信?”

    耿虎点了点头,“已经派人去了。”

    唉!

    傅远师看着周围的残兵败将,长叹了一口气。

    “耿守备,现在收敛了多少兵马?”

    听到这个问题,耿虎也不由叹了一口气,黯然说道,“大约3000人左右。”

    咔嚓!

    傅远师狠狠的将手中的树枝折断,又用力抛进了烈火之中。

    “损失了这么多!”

    这次从沈阳城出从,共五万兵马!

    前军由李如柏率领,共三万人,后军运送物资,共两万人。

    也就是说,这次受到偷袭,竟然损失了一万多人。

    耿虎默默的点了点头,良久后,叹了一口气,“只希望李总兵能安全撤回,否则损失会更多呀。”

    想起白天的战斗,耿虎依然心有余悸,捂着手臂上的伤口,“真没想到,建奴骑兵竟然如此厉害。”

    说到这里,耿虎叹了一口气,“哪怕不是偷袭,而是正面交锋,恐怕我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听闻此言,傅远师苦笑着说道,“原以为马总兵接连取胜,我们这次也能大胜而归,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惨败至此,真是惭愧呀。”

    耿虎点了点头,“建奴骑兵如此勇猛,马总兵也能接连取胜,真是实属难得,让人佩服。”

    到了此时,二人见识了建奴骑兵的厉害,算是彻底服气了马林。

    ……

    众人躲在山里,也不敢再出去,只是不断地派人去打听李如柏的消息。

    幸运的是,一天以后,李如柏率兵渡河,两军安全的汇合在一起。

    “李总兵,现在我军大败,接下来该怎么办?”

    二人刚一见面,傅远师便立刻询问。

    李如柏看着傅远师身后的残兵败将,也不由叹了一口气。

    “现在我军败了,实力受损,而且建奴既然能偷袭我们,就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觉察,再想要去赫图阿拉,恐怕是不容易了。”

    说到这里,李如柏语气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不如我们在此安扎大营,等待沈阳城的消息?”

    傅远师叹了一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原本还是信心满满的进攻,经过此战,傅远师一点信心都没有了,甚至心中已经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只不过,进兵是杨经略的命令,哪怕是他们想退兵,也要接到命令才行。

    ……

    沈阳城。

    杨镐坐在房间中,双手放在面前的火盆上烘烤,目光却一直看着桌子上的地图。

    这次虽然有计划,可是,他真的很担心,计划会如同上次一样失败。

    上次失败,他还有借口,也许可以推脱过去。

    可是如果这次败了,所有的兵力全部耗空,到时候再想要推脱已经不可能了。

    此时,他甚至已经有些后悔,不应该下这个命令。

    如果停止进攻,再想办法调回京师,脱离辽东这个泥潭,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唉!

    都怪当初意气用事!

    这次如果败了,又该如何收场?

    就在他担心不已的时候,房门外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杨经略,在不在房间?”

    杨镐听到外面的声音,心中一动,急忙大声说道,“周巡抚,快进来说话。”

    随着话音落下,房门被人快速推开,满脸喜色的周永春,手里拿着一封信,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杨经略,大喜呀!”

    杨镐听到这句话,目光一亮,急忙问道,“周巡抚,喜从何来,难道是李总兵得手了?”

    周永春摆了摆手,将信件送上,笑着说道,“杨经略,你太心急了,这封信不是李总兵送来的,而是马总兵派人加急送来的。”

    杨镐急忙拿起信件,展开查看,等到看完以后,已经愁眉尽展,嘴角泛起了一丝笑容。

    “马总兵大胜,真是太好了!”

    周永春笑着说道,“杨经略,这一次马总兵歼敌近两千建奴骑兵,这可是大胜啊!”

    杨镐点了点头,“真没想到,马总兵带兵打仗如此厉害,以前倒是看轻了他呀。”

    周永春笑着拱了拱手,“这都是杨经略慧眼识人,当初潘宗颜写信想要换强的时候,可是杨经略你坚持任用,这才让他屡立大功,有了施展的机会呀。”

    听闻此言,杨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周永春所说的话确实是事实,当初潘宗颜几次写信想要换掉马林,并且列举了很多证据,来证明马林无能,自己却没有答应。

    虽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辽东无将,但是却也不能否认自己识人的功劳。

    周永春一脸敬佩的说道,“古语说的好,千里马常有,却也要有伯乐赏识才行。

    现在看来,杨经略就是马总兵的伯乐,实属难得呀!”

    杨镐摆了摆手,“周巡抚,话虽如此,但是也不能否认马总兵的功劳,等到此战过后,我们再找他前来一叙。”

    周永春点了点头,“是啊,也要让他这匹千里马感谢你这位伯乐呀!”

    就在二人喜笑颜开之时,门外忽然再次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