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羽林亲民赖陛下(第二更)

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唐

    粗略看上去,争抢着吃鱼的鲨鱼超过一百只。

    帮着收拾鱼的百姓不干活儿了,站在旁边看热闹。

    小孩子又害怕又好奇,躲在大人身后。

    在这边的百姓都是老人和妇女、孩子,年轻力壮的去干别的活儿。

    他们在这里帮着羽林飞骑收拾鱼,像除了鱼鳔外,不好保存的鱼内脏,他们拿回家喂家禽和猪。

    家中修房子的活儿,都被羽林飞骑给干了。

    他们拿鱼内脏,顺便再带回家一些鱼虾吃,日子对他们说讲算是天天过年。

    眼下帮不上忙,他们只能看,顺便为羽林飞骑加油。

    羽林飞骑开始准备武器,竹子,海州这里在李易那时是连云港,江苏地界,从来不缺竹子。

    竹林一片接一片,大家都是靠吃竹笋、竹鼠生活,竹子还能烧火。

    海边有竹子搭建的码头,泊船用,羽林飞骑住的就是帐篷、竹屋。

    旁边堆放了不少竹竿,正好拿来用。

    一部分羽林飞骑快速地用军刀处理竹子前面的部位,削成斜着的尖。

    五百羽林飞骑一人拿上三五根长矛,排成队,一队五十人。

    伴随着命令声,五十个人擎着长矛向前跑,到海边,嗖嗖嗖,竹矛飞出去。

    第一排的立即往两边跑,第二排冲上前,又是五十根竹矛飞出去。

    很快一轮结束,第二轮开始。

    百姓们头一次见到羽林飞骑‘打仗’,太整齐了,这就是军阵?

    竹矛在空中还能颤抖,然后插进一片海域里。

    那里正有许多鲨鱼不时露出水面,有的竹矛扎空了,漂在水面上,有的直接扎进鲨鱼的身体中。

    血水流出来,插着竹矛的鲨鱼在翻滚,竹矛有的又掉落,还有的随游动的鲨鱼一起向水中沉去。

    “别愣着,赶紧去帮忙运送竹矛。”刚刚跟樊凡说话的老者见到第二轮竹矛快飞完了,大声喊。

    百姓一听,赶紧跑过去拿竹竿。

    “好,好!”老者站到码头上,看被血染红的一片海水,脸上带着笑容称赞。

    他对鲨鱼没有丝毫怜悯,当成一大害,族中好男儿,就有死在鲨鱼口中的。

    他同时学到了,应该把码头继续往海里延伸,看到鲨鱼的踪影,往下扔割口子的活鱼,用血来引诱。

    上面的人就飞竹矛,等着鲨鱼死掉,下去捡。

    樊凡指挥两轮,不管了,由别人接手。

    他走到老者旁边:“我们离开之前,会在有沙滩的浅海区域往里砸竹竿,连起来,中间留口子,加随时可放下去的竹栅栏。

    多修几道,大家往后在海边游泳、浅水挂网就不怕鲨鱼冲进来,小渔船回来从口子进。

    见到鲨鱼,准备好诱饵,打开口子,引鲨鱼进入,再关上口子,剩下的就好办了。”

    樊凡把军事知识用在针对鲨鱼的事情上,本地竹子多,缺少人手砸竹子。

    不砸下去,会漂起来,海水的潮起潮落冲击力大。

    “老朽明白,往后会招人手修缮,就怕遇到大风,海浪扑打,竹子承受不住。”

    老者无须樊凡多言,马上明白对方的意思。

    自己身为地方大族的族老,过来找羽林飞骑让帮忙解决鲨鱼的问题。

    有资格代表其他人说话,就能调动其他人干活。

    “今年朝廷砸出一千五百万缗,修建从长安到海州的铁路。

    待修好,如遇台风,我等乘车过来帮忙再修好。

    陛下总说,羽林飞骑是百姓的子弟兵,百姓有需要,羽林飞骑义不容辞。”

    樊凡承诺着,不忘给李隆基宣传,羽林飞骑跟地方衙役、乡勇不一样。

    他们所到之处,必须帮百姓干活。

    休息的时候,不去百姓的家里,需要买东西,给钱。

    挖野菜了、打山货了、捕鱼虾了,再与百姓分享。

    他们不去勾栏之地,也不骚扰地方百姓,白天和晚上分出人手在海州主路上巡逻。

    在海州,帮百姓修房子、堆墙、打栅栏、掏粪、挖沟渠、修路,好几条河上都被他们给额外建了小桥。

    故此樊凡说会来帮忙,老者丝毫不怀疑。

    “樊营长,我大唐有你等忠心爱民之强兵,乃百姓之福。”老者情真意切地说道。

    “陛下总是与我们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又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我等羽林飞骑出于百姓,自知百姓所虑,当解地方之忧,如此君无愁。”

    樊凡继续宣传李隆基,这是李易要求的,不管在什么时刻,必须把陛下放在前面。

    不是假的,李隆基确实希望百姓过好日子。

    羽林飞骑不光会说,做得更好。

    老者直接跪了,向着长安的方向跪,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他对樊凡说的话丝毫不怀疑。

    从小到现在,他就没见过有任何一支军队能比得上羽林飞骑。

    一个个那么强壮,却从不欺负百姓,感觉对外是军队,在自己身边时是亲人。

    尤其是晚上羽林飞骑驭马巡逻的时候,马蹄声听着不但不觉得吵,反倒是安心。

    “樊营长,那火车,报纸上说可载许多人,几日内能在海州、长安间往来。

    到那时,我这方的百姓,想去给陛下上表,是否妥当?

    你看看周遭百姓,小娃娃都不怕你们,还让你们抱着举高高。”

    老者说起此事时,笑容灿烂,缺了两颗牙的地方都那么……自然。

    “陛下定然愉悦,只要别耽误干活,去多少人都行,宫里住不下,李家庄子有地方。”

    樊凡可不敢替李隆基拒绝,先答应下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反正自己属于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有麻烦叫东主解决,估计陛下不会管。

    老者长出口气:“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若真如报纸上所写,有了铁路和火车,感觉离着陛下近了。”

    “遇到事情,我们过来也更快,往后海州会是重要的地方,地方安稳为重。

    有穷苦百姓会因生病,或为不知赚钱之法,地方大族,当承陛下所思所念。”

    樊凡赶紧趁热打铁,你在这里的势力大,那么有的百姓日子不好过,你想办法吧。

    谁生病了没钱看病,你家这么有钱,是不是……

    你又想见陛下,又想得到更多的帮助,你总得付出点啥吧?